都说今年的奥斯卡政治正确太过严重。
从《黑豹》狂揽三奖,到《绿皮书》摘得桂冠。
肤色问题早已成为一种电影创作的流行素材。
不过这其中有好也有坏,有些只是浅显的立场表达,有的却显得精彩而又深刻,比如这一部 ——
《肤色》
Skin
该短片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
虽然和《绿皮书》一样都是对准了种族歧视这一现象,但是《肤色》呈现出来的感觉却比前者更加沉重和惨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种族歧视的根如何埋在一个小孩心中的。
特洛伊,是一个白人小孩。
他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
包括父母在内,身边的人都爱文身,玩枪。
不但如此,父亲还亲自上前,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开抢。
小孩一枪命中目标,天赋异禀却又让人不寒而栗。
但小孩毕竟是小孩,仍然拥有天真可爱的一面。
他在超市看见一位黑人手里拿着玩具,于是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黑人大叔看见了特洛伊,出于善意的回馈,也用手里的玩具逗乐他。
这本来是一个温馨而又和谐的一幕。
但是带有种族歧视的白人父亲却并没有这么认为。
“你刚才是在吓唬我儿子吗?你我之间有什么问题吗?黑鬼!”
白人父亲的一句话充满了挑戏和歧视。
黑人的善意不但没有被接受,反倒受到了侮辱。
于是直接语言回击了过去。
接下来,事情就变成了一场彻底的暴力事件。
白人父亲叫来了同伴,在停车场狠狠地围殴了黑人大叔。
黑人的妻子和孩子在车里惊恐而绝望地看着,但是不敢下车,甚至打电话报警时说话都不利索。
群殴完,白人父亲甚至将白色的牛奶倒在了黑人父亲的身上。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肤色歧视。
事后,白人们驱车而走。
特洛伊和黑人小孩在一刹那对视。
白人小孩的眼里是不解和困惑。
而黑人小孩眼里,除了泪水,就是冷漠和仇恨,他早已习惯这样的歧视。
暴力衍生出仇恨,仇恨又变成更多的暴力。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黑人团伙又将白人父亲绑架。
特洛伊亲眼看见了整个绑架过程。
黑人们并没有对白人父亲进行殴打和伤害。
而是用纹身慢慢地将他的皮肤“涂黑”。
他们不仅刻下了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纳粹标志。
甚至用颜料彻底把白人变成了“黑人”。
既然你讨厌黑人,那么就让你成为那样的人。
果然,妻子见到半夜有黑人闯入,于是拿着起了枪,险些将丈夫杀死。
然而,当妻子刚反应过来放下枪时,身后的枪声突然想起。
儿子特洛伊拿起枪,亲手杀死了眼前的“黑人”爸爸。
他的眼神充满了仇恨和警惕。
这样的翻转结局,震撼却又无比扎心。
因为太过残忍,我甚至不忍看第二遍。
其实,电影从一开始,就暗中展现了种族暴力歧视慢慢地侵蚀小孩心灵的过程。
先是白人父亲给特洛伊剃头,从外表上开始改变。
他们文身,语言粗俗,完全没有考虑到一个小孩内心成长的趋向。
在小孩用枪集中目标时,白人父亲说小孩是他们的继承人。
对比后来的结尾,真的是一语成谶。
他们推崇暴力,甚至以小孩学会暴力引以为豪。
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一点。
关于种族歧视的意识,白人父亲也在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小孩。
特洛伊毫无防备地捡起一条带有斑纹的蛇,却被一旁的父母训斥。
小孩事后向父母解释说到,“一些蛇有颜色,但是他们不具备毒性。”
然而父亲却告诉他:“颜色越深,可能就毒性越高。”
这段对话,很明显就是暗示着黑人就是危险的信息。
刚开始,小孩只是有意无意地听着。
直到他看见父亲被绑架,他确认相信了这一观点。
种族歧视的种子是慢慢生根发芽的。
后来,面对变成“黑人”的父亲,他毫不犹豫开枪,前后形成了巨大的讽刺。
这样的过程,同样也是发生在长期受到歧视的黑人小孩身上。
影片也有多处隐约展现了黑人家庭受到的歧视。
白人一家人可以在超市里随意地购物。
而黑人家庭,只有父亲去购物,儿子和妻子都只能在车里等着。
说明这样类似的事情之前还发生过,所以他们害怕惹麻烦。
在黑人父亲无缘无故地遭受殴打后,没有警察处理此事,电视里甚至都没有播报。
而在白人父亲失踪后,电视新闻开始大肆的宣传报道。
这也侧面说出黑人遭受的不公待遇。
正是从小生活在种族对抗中,比起白人小孩,黑人小孩心中稍微仇恨早就发芽了。
虽然影片里,没有交代这场复仇是不是他所策划的。
但是在计划中,黑人小孩全程参与,表情中全是憎恨和冷漠。
更加细思极恐的是,当一种意识开始被孩子们所认可。
那么想要打破这一观念的,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他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也会受到他们同样的教育和思想灌输。
那时候,撕裂的不仅仅是两种肤色,而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本片导演在奥斯卡领奖的时候说:
我五年前才从以色列搬过来,这部电影的意义是教会孩子们包容
所以好电影不在于是不是政治正确,那只是一种口号。
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人警示,然后向更好的一面发展。
这才是电影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