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近代化学理论———探索微观世界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最早尝试解答这个问题的是我国商朝末年的西伯昌(约公元前 1140 年),他认为:“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的组成。
上面这些论证都未能触及物质结构的本质。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上,是英国的波义尔第一次给元素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指出:“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它可以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但是,如果把元素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它便不能再被分解为任何比它更简单 的东西了。”波义耳还主张,不应该单纯把化学看作是一种制造金属、药物等从事工艺的经验性技艺,而应把它看成一门科学。因此,波义耳被认为是将化学确立为科学的人。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 元素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803 年,英国化学约翰*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
在道尔顿之前,原子学说可溯源到古希腊哲学家。1661年,波义尔说起“古代哲学家的那些理论,现在又在大声喝彩中复兴了 ,仿佛是现代哲学家发现的。”阿布德拉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继承了原子学说并加以发展。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承认原子学说并肯定地认为原子有重量。牛顿是一个彻底的原子论者。他也假定“粒子想通过某种力量彼此吸引,当粒子直接接触时,这力特别强;”
原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不少化学现象。随后意大利化学家阿佛加德 罗又于1811年提出了分子学说,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氧气是以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实际上都是分子。从此以后,化学由宏观进入到微观的层次,使化学研究建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基础上。
说到近代化学,不得不说一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有了周期表,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思维方面有了新飞跃。例如,通过周期表,有力地证实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定律,原子量变化,引起了元素的质变。再如,从周期表可以看出,对立元素(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在对立的同时,明显存在统一和过渡的关系。现在哲学上有一个定律,说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发现的元素分成8个家族,每族划分5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一类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复始。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