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个好久不见的女孩见面,她是我的高中同学。
在我的印象里,她就是那种温文尔雅的女孩子,话不多,喜欢默默地低头做自己的事。这么多年来一直认为,自己当年跟她还算比较熟络。正是我认为的她那样的性格吸引着我,跟她成为朋友。可是经过那些天的相处,我发现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她率性洒脱,也喜欢打打闹闹的,损起人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我跟她说,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她说,我就是这个样子的啊,也许以前,我跟你不熟吧。
所以我应该高兴吗?她现在跟我熟了诶。就是这样这么久没见,我们就熟了呢。可是我有点失落诶。并不是说我觉得她现在这个样子不好,而是自己脑海中多年建立起来的形象就这样破灭了。你,不是那个安静的女同学。
我首先怀疑我自己,是否当时认识她的时候,就做了一种主观预判,将她设定为一个安静的女同学。在之后的接触中,那种预设一直没有被打破。也许是高中繁忙的学业将她身上的特性掩盖了;也许是我的主观色彩太过浓烈,将她的率性洒脱视而不见。另一种可能,就像她说的那样,她确实跟我不熟。
说到不熟,一般都会联想到客套,甚至是虚伪。人在熟悉的人和不熟的人面前,确实是会有两副面孔。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们出于基本的礼貌,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周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于如林黛玉那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我们要努力塑造一种良好的形象,为日后的情感工作往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熟人面前,我们便开始解放自己的天性,不拘小节,像落入凡间的天使,该吃吃该喝喝。最司空见惯的一点就是,对不熟悉的人嘘寒问暖,对熟人恶语相向。当别人质问你,你为什么对那个谁谁谁那么好,对我就这个态度;你会说,宝贝,因为我们熟啊,我跟那个谁那是客套,怎么能比呢?
熟与不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当你发现某个人对你的态度大变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你们的关系跨过了熟与不熟的分界线,发生了质的飞越。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同学,在班级大多数人面前,是一个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又很小,连上课回答老师问题老师都听不见的样子;一回到宿舍关上门之后,那嗓门真是比谁都大。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承担起多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必然会衍生出不同的面孔来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然而有那么一种人,你跟他(她)熟了之后,发现他(她)还是那个模样。他(她)跟你讲话还是很温暖,做事情还是那么一丝不苟;他(她)还是会跟你说谢谢,回到宿舍也不会大吼大叫。或者他(她)见你第一面起就十分聒噪,直到现在那声音还在你耳边环绕。
我想,我就是把她当成这种人了吧。
有的人会觉得这种人活的好累,说他们戴着伪善的假面。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和自我修养,他们本来就是那样,所以一直都是那样。也许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你会体验不到那种转折的惊喜,你不能目瞪口呆地对他们说:原来你是这种人,我一直都没发现!但是你会习惯,习惯身边的那个人一直都在,一直都是那个人,不曾改变。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那一面给人留下了美好的体验。不管是人群中让人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的那一眼,还是看你不太顺眼的第一面,事物一染上“第一次”的属性,就会变得有些特别。如果我愿意自欺欺人的话,还是可以把她当做那个安静的女同学;可是那样好蠢好无聊啊,她是个我熟悉的可爱的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