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适合0到100岁女孩观看的电影
这是一部1995年上映的电影,改编自美国女作家伯内特夫人的儿童小说《小公主》。小说曾对一代人影响极深,甚至至今,只要想起来心里还会暖暖的发甜,这也是我最想让女儿观看的作品。
其实早在1935年好莱坞的小天使秀兰·邓波就曾饰演过小公主这个角色,而1995年版的电影拍摄手法更加梦幻,故事也更加饱满,贴近原著,饰演萨拉的小女孩也更加接近原著的描写,拥有清澈秀丽的眼神,高贵清爽的气质。影片的色调非常美,配色大气,曾获得过第68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故事是我们常见的款式,萨拉在父亲的宠溺中长大,战争迫使萨拉必须和父亲分开,孤身去了伦敦一所寄养学校,在经历父亲去世后的一系列苦难中坚强乐观地生活,最终迎来了幸福快乐的结局。这部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其实是对萨拉这个小姑娘“公主气质”的勾描:公主不单单是吃穿住行的讲究和精致,更是由内而外流露出的美好。即使破衣烂衫,即使住在阁楼,即使不聪明、不漂亮、不再年轻,但每个女孩依然都是公主。萨拉这个小姑娘,她满足了每一个女孩子的公主梦,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公主。
真正的公主面对一切都能守住内心的那份真实。
对朋友,萨拉极尽关心,真诚相待。对失去母亲异常任性的小洛蒂,萨拉温柔却不失教导,用她的成熟、温暖成功捕获了洛蒂的心,原著中萨拉甚至被洛蒂视为妈妈。胖乎乎戴眼镜的珍,是个不聪明的自卑女孩,萨拉成为了她的好朋友,给她讲故事,告诉她每个女孩都是公主,帮助她建立自信。萨拉对黑人小女仆也一视同仁,尽管学生们不被允许和贝琪说话,萨拉还是会偷偷送给贝琪礼物,给贝琪讲故事听……
校长曾因萨拉家可怕的财富对萨拉颇为讨好,甚至将萨拉捧为公主,在极尽宠溺的环境中,萨拉并没有骄傲,放纵自己,也没有变成校长的“跟屁虫”,守住了在印度丛林中得到的那份真实。
萨拉的自由烂漫,无时不挑战着校长的权威,所以校长极尽所能扼杀萨拉的自由,萨拉却每每条理清晰地向校长表达自己的观点,言辞从来不超出尺度。而似乎每次争执,萨拉都能触及校长的痛点,我想萨拉身上一定有着校长已经失去的什么,所以校长才会厌恶萨拉的自由和浪漫吧。或许人总是会讨厌那些拥有自己失去掉的一切的人。
美丽或许可以来源于外表,但高贵却只有涵养才能塑造。
在幸福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对他人伸出温暖的手,而自己在悲惨的境遇中,则很难给予他人温暖,善良的萨拉,却能在自己满身泥沼的时候,对他人伸出援手。
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把萨拉当成了小乞丐,给了萨拉一个铜板,还没等萨拉说明情况,小男孩就被妈妈拉走,于是饥饿了很久的萨拉拿着铜板到面包店买了面包,正要吃的时候,遇到了三个卖花的女孩,善良的萨拉,忍住了自己的饥饿,把剩下的面包分给了三个孩子,只给自己留下一小块,女孩们将自己手中的鲜花分了一朵给萨拉,这使得萨拉再次记起了公主的意义,父亲去世后,萨拉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原著中,面包店的主人看到了这一幕,深受感动,在以后的日子中,都会分给路过店门口的穷苦小孩面包,甚至还收留了一个流浪的孩子在自己的店里帮工,真正的公主,会以自己的行动温暖身边的一切。
不断思考、充满想象的头脑是公主气质的泉眼。
失去母亲的萨拉和父亲在充满幻想的印度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印度神奇的森林溪水,和父亲无限温柔的爱,为萨拉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的天地,父亲的浪漫和自由,深深地影响着萨拉的成长,萨拉的大脑塞满了奇幻的想象,所以才能在悲苦的生活中,得到快乐的力量。
即使落难后,萨拉也没有在压抑的环境中,丢掉自己独立、梦幻的思想,牢笼可以束缚身体,但不能束缚想象。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垮萨拉的想象力和思想,校长嘲讽萨拉不再是公主,萨拉瞪着坚定的眼神大声地告诉校长:即使破衣烂衫,即使住在阁楼,即使不聪明、不漂亮、不再年轻,但每个女孩依然都是公主。
电影中没有呈现出萨拉好学的一面,原著中,萨拉对知识如饥似渴,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充满求知欲,即使在成为女仆之后,也保持着向学的心。衣着打扮可以展现一个人的美丽,而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却是保持一个人魅力的唯一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的,不只是容颜,还有一颗公主的心。所以,年近三十再看这部作品,才会感怀失去的真心吧。
大葱葱 想窝在床上过完整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