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让我思考了很多很多,其中有一条,“受他人影响”,戳中了我的泪点。、
那一年,高一下学期,家里让我转学,这样可以离家近,方便开启走读生模式。转学的事上,大多是父亲和他朋友要上下打理,我没有太多可操心的,只是有一点需要考虑:去哪个班级,父亲问我,我不太清楚,某天和初中朋友一起在外面玩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事,他和我年纪一般大,就在我将要转去的学校,说了句:嗯,要不要不你过来我这边,然后,我和父亲说:我初中有个朋友在某某班,父亲也没多说,然后我就去了。去的是那三个重点班里,最差的。
没有任何责怪与怨言,只是觉得,我当时:
如果对父亲说:就去学校最好的,结果会怎样?
如果对父亲说:随你,都行!结果会怎样?
如果父亲不是为了考虑到我转过去有认识的朋友,能更容易融入的话,结果会怎样?
我的问题,就在于能力和梦想的极大不匹配,想握有生死权,却没有裁决的能力。
那一年,高考结束。填志愿,当时高考分不高,只能选个一般的重点大学,很纠结。当然,现状是:无论你考了多少分,你自己,包括你父母,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为你将要填报的志愿纠结。填过志愿的人都知道:嗯,平行志愿嘛,第一志愿冲,第二志愿稳,第三志愿保。但是,到底是冲哪个学校,稳哪个学校,报哪个学校?心里没底。说起来也好笑,这就跟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真正做起决定来,还是会很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选。父亲倒是战战兢兢的,从帮助填志愿的大厚书里,筛选出了适合我分数段的学校。然后呢?这个学校在哈尔滨,太冷,别把你冻死;这个学校太远,坐车可得累死,这个学校没什么名气,将来就业不好,这个学校……,我听着,很烦,很烦。不就是个大学吗?哪个大学都有人去呀!不然不就得倒闭了!于是我给影响因素地理位置,学校名气等加权,然后对学校排序,选中一个,然后进入专业选择……别人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比起以前,我做决定显然科学多了。只是离家远近,是依据别人的说法加的权重,什么地方算远,什么地方算近?学校名气,是依据网上排名加的权重,这些排名是依据什么资源来计算的?于将来入学的我有关吗?其他等等因素的考量,无一不是如此局限。
那一年,大三,保研名额下来时居然有我,于是,紧张的开启我的保研历程。选学校的时候,每天电话,QQ,看网页,逛论坛征求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意见。各方意见+自己太过年轻的行事风格和思考风度=一般的决定,最后去了一个一般的学校,读研。
那一年,找工作,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但不得不将自己推入求职的浪潮。一开始对工作单位的定位很模糊,想着哪家要我就去哪家,反正在哪我都不会差。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多年的生活,给了自己一种错觉:无论以什么身份进入一个新环境,稍差些的还是稍好些的,我都能做到中等偏上,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苛求,没有什么不得不实现的梦想,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是否叫得过且过。
如果我当初去个学校实地考察了,
如果我当初去各论坛,咨询了各方意见。
如果当初再勇敢一点,突破各方设限,看到内心。
可能,现在至少我会活得更快乐一点。
慢慢的,我越来越清楚的是:选择是有时限的,就像机遇一样,不会一直停在那,等着你。一开始预料到,计划好自己想要做什么的人,可能会为自己做一个很长的准备,然后,机会来临之际,一把抓住。而没有什么计划的人,被时间的浪潮,推到机会面前,抬头看到唾手可得的机会,突然慌乱,赶急赶忙……
说到底,是我迷失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力。如果下定决心要做什么,岂不是一切都简洁明了了?
但如果仅仅怪罪于自己的判断力,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思考。
因为这种判断力是通过别人的意见,来做出自己的判断,换句话说:只是做了一个表层的筛选。怎么说呢?每个人在给意见的时候,他心里头有杆秤。要知道,别人的意见,是受别人的经历和看法所左右的!当然,不乏有些人会给出一些很模糊的意见。但是他的分析过程,肯定包含了他对这件事的判断,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而我,倾听他们意见的我,做决定的时候,是站在他们角度上来判断,这就相当于,我只是一个唱票人员,反对一票,支持两票,加一再加一,仅此而已。我的这些决定,并不是基于内心,而是基于他人的言论。
这种基于他人意见上的判断力,是很浅显的,没有多少自己思考的成分。最近看唐顿庄园,那个miss bunting ,每一次出现都会让唐顿的人很生气,也包括,电脑面前的我。就觉得这个女人怎么这么没品,这么狭隘,满嘴的改革大道理,却丢失了基本的道德和素养。后来,突然觉得是我错了,她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并没有什么身份和地位,能让大家好好听她发表意见的机会,可能仅限于大家坐在一起聚餐的那片刻,因为吃完饭之后,不管是一起跳舞还是聊天,恐怕也是三五成群,没人跟她搭档。所以她才会在那种场合毅然决然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管大家听完后是否赞同,是否开心(虽然她说话方式我不喜欢,带有的偏见也让我很鄙夷,但这份勇气,还是值得嘉奖的)。重点是她的意见几乎是有理有据的。上三张有代表性的图:
反观自身,我的意见很大一部分是别人直接或者间接映射过来的,不管说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还是,在朋友那儿听来的,自己的思考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好多次,我都在给别人提出类似,follow your heart之类的建议,然而,连倾听内心这句话,我都是从别人那拿来的。
深究下去,是我的信息不对称,才会导致易被他人左右的局面。
如果我实地调研做好了呢?
如果对他人的采访详尽了呢?
如果对掌握的材料进行深切思考了呢?
感觉自己被很多框架束缚住了手脚。有了想法,不敢说,不敢付诸行动,害怕会得罪人,害怕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最后,我的身体和我的内心,都更愿意停留在现在的这个层面,长此以往,没有进步。
思考到这个地步,有了两个对策:
- open mind,一定要以足够开放的心态接纳足够多的信息,不管好听的或者不中听的,一定要不带任何偏见的去听,这样才能听到更多的声音,帮助全面的判断形式,miss bunting因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被赶出唐顿,这是她想要的结果么?为什么不看看伯爵的服软和让步,依旧要固执己见的认为贵族是旧社会的东西,应该被攻击和打败?
- judgement,一定要细心的去挖掘这些意见背后的那些动机,再综合考虑。现在人提意见。不敢说是没有任何私心的,至少不全是,世间不乏有,托马斯那样的人,是不是给老爷或者说夫人提出一些看似中肯的意见,明面上是顾全大局,为大家族的繁荣兴盛着想,实则为己。
最后,忠言逆耳利于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