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国内科技媒体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内部竞争的日益激化,为科技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各家科技媒体井喷式的高质量文章产出,不仅带来流量的激增,同时也使得公众和企业界对整个TMT行业的认知不断增强。
更为重要的是,在科技媒体这块阵地上,媒体人终于在与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扳回一城。
在“内容为王”这句金玉良言被搁置、摒弃许久之后,科技媒体重新将它的价值昭示于世。在这个追逐信息广度与热度的时代,在这个符号化的大众消费时代,科技媒体让我们再次从内容深度上审视信息质量,让我们在世相纷纭中辨清万物。
肩负如此重担,必然步履维艰。好听的话说得再多,也并没有卵用。因而,寻求变革突破对科技媒体的所有从业者而言,一直是也必须是他们持之以恒的追求。2014年,科技媒体从线上走到线下,即可谓是一种寻求变革的积极尝试。而其中的佼佼者,如虎嗅FM年会(虎嗅)、钛媒体创新大会(钛媒体)、极客公园创新大会(极客公园)、WISE创业者大会(36氪)等等,无疑为各自的主办方赚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及口碑,甚至促成它们成为整个TMT行业中最具话语权力的一小拨儿。
那么,本文所探讨的视域,便从虎嗅、钛媒体、极客公园、36氪的横向对比展开,挖掘这四家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媒体的特质,并由此得出可能的TMT行业未来发展走向。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将从内容和用户角度出发对四家科技媒体展开评估,至于各家科技媒体在此之外的其他版块的比较,在此便不再赘述。
一、虎嗅:用户至上,观点导向
用户至上:从用户角度出发
作为国内科技媒体的开创者和领军者,虎嗅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用户可参与的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虎嗅要做的是“资讯平台”,而平台的定位要求虎嗅主动拥抱用户,将用户纳入自己的内容生态之中,由此产生黏性。
而虎嗅在这一点上做的一直不错。如今,说虎嗅是最懂用户的科技媒体,也不为过。
虎嗅在拥抱用户的道路上做出的最具突破性的尝试,便是将内容和社区有机结合。
在内容上,虎嗅实现了精准性和前瞻性。
虎嗅文章的整体风格偏诙谐、活泼,并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枯燥晦涩的商业资讯加以呈现。虎嗅此举,无疑精准地切中了自媒体时代的用户痛点——用户对高大上的商业资讯存在本能的排斥,他们希望快速获取信息,并获取大量信息。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固守传统媒体的僵化思维,在专业化内容上苦下功夫的行为已不可取,相反,对于科技媒体而言,如何在全行业广泛布局,如何将内容生态推向每一个细分领域,才是媒体人应该着力思考的重点。虎嗅在此无疑为同行树立了标杆。我们注意到,虎嗅的内容生态正在向传统行业延伸。在“互联网+”成为主流商业话语的今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跨界融合已成定局。因此,虎嗅在内容布局上的全面铺开,对其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前瞻性意义。
在社区上,虎嗅从评论和群组两个功能切入,满足了用户在消费内容的同时分享观点的需求。
虎嗅评论历来是虎嗅网一大特色。不同于网易评论为数众多的无脑人身攻击,虎嗅用户往往更喜欢摆道理、谈观点。他们很少被标题党引诱,或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反之,他们常能从文章内容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养分,或者将自己的不同观点加以阐述。虎嗅用户的此种特质,对于虎嗅社区秩序的建立以及维护具有莫大助益,也更利于吸引和激发用户的讨论欲。
较之附于文章后的虎嗅评论区,虎嗅的群组功能尤其体现出虎嗅对于创建一个促进用户交流观点的讨论社区的重视。虎嗅群组建立在用户群中有共性的关注点的基础之上。用户在群组内可自由发起话题,从而吸引其他用户参与讨论。虎嗅群组是虎嗅社区生态的重要一环,它类似于豆瓣小组,将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聚合在一处,以此激发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虎嗅社区对于虎嗅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对虎嗅内容闭环建设的促进作用。用户在阅读过虎嗅提供的内容后,将自己的观点投放到虎嗅社区中,并和其他用户的观点产生碰撞,从而激发讨论,为相关话题输出新的观点和思路。
用户至上,就是从用户出发,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和输出的全过程中。遵循用户至上的信念对于科技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正是互联网产品的成功之道。
观点导向:缩短观点触达用户的路径
尽管笔者在前文中已提到,虎嗅内容的专业性稍有逊色,但这并不代表虎嗅内容缺少观点。相反,虎嗅是直截了当地将观点呈现给用户。传统媒体所谓具有专业性的内容,往往是指其内容跨度大、涉及面广,而观点在内容背后,隐藏过深,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不能满足用户快速汲取观点的需求。虎嗅提供的内容则极大改善了这一情况。如前文所述,诙谐、灵动的文字风格,能够保证用户更快更高效地接触内容的核心观点。甚至于很多时候,用户只需扫一眼标题,即可大致了解文章观点。
如近日虎嗅发布的文章《小米在地产界被过度消费了》,通过标题,即可大致了解本篇文章意图传达的信息,“小米”“地产”“过度消费”……那么,这肯定是一个关于小米进军房地产业的故事。当然,文章中提供的观点,不会仅止于此,但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容易被这样的标题吸引。毕竟,“小米”就是这个时代万能的内容消费符号。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认为小米有意进军房地产业,但时间点不在此时,小米在开发商营销中的频频露面,只是小米在房地产业布局的开始。由于在浏览标题时,心中已对文章观点有所预设,因此,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并不会产生理解障碍,这对于内容的被接受和传播而言,都起到很大帮助。
以观点为导向的虎嗅内容,缩短了观点触达用户的距离。用户在阅览虎嗅内容的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理解障碍的情况。流畅的阅读体验,促进了用户吸收和交流观点,同时,它也为内容在互联网场域的传播打通了渠道。
可看性:★★★★★
专业性:★★★★☆
传播力:★★★★★
二、钛媒体:曲高和寡,后劲不足
曲高和寡:专业与不专业
钛媒体问世以来,一直以严肃、专业的格调自居。钛媒体的内容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唯一来自新媒体的供稿源。同时,2014年,钛媒体与传统媒体《商业价值》完成合并,其科技媒体的定位更是有待讨论。
所以,钛媒体的自信,一方面是上面有人、靠山过硬,一方面也是染上了传统媒体的积习——自恃过高。而此积习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无法适应用户多变的需求,以及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形势和格局。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钛媒体提供的内容,还是有其独到之处,在纵向的内容挖掘和观点呈现上,钛媒体确实做得不错。然而,钛媒体的文字风格,实在有些与时代脱节,过于正经、严肃了。由钛媒体编辑整理过的内容,就像一碗四平八稳的鸡汤一般,味道太过清淡,对于重口味的互联网用户而言,更是食之无味。
在笔者看来,“曲高和寡”大概是对钛媒体如今状态的最佳概括。
“曲高”,证明其内容确有可取之处,尤其是招安了一批体制内作者,使得其内容颇具专业性与公信力,然而在可看性上却是大打折扣。
“和寡”,说明钛媒体忽略用户感受,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媒体,缺少做互联网产品的意识,把传统媒体的行事之道生搬过来,将用户体验置之不顾。因此,钛媒体的用户黏性自然不会太高。何况它在社区建设上还没有形成任何体系。
在笔者看来,作为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唯一的新媒体供稿渠道,钛媒体与科技媒体似乎已然渐行渐远。它对科技的关注,仅限于对市场动向的观照,而缺乏对行业大势的预判。它对内容的公正性过于执着,以致在内容的表现力上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缺少做互联网产品的意识,缺少内容生态布局的宏观视野,钛媒体的“曲高和寡”,最终必然引领它走向死胡同。
后劲不足:反应慢、格局窄
如前文所言,出于各方面原因,钛媒体有意无意间沾染上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积习。其中一些固然是好的习惯,但也难以避免地吸收了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恶习。
“反应慢”一直是我们批评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入口,笔者认为,在TMT行业,将这项殊荣授予钛媒体可谓实至名归。反应慢,一方面指信息送达速度慢,一方面指跟不上行业发展趋势的节奏。
当然,信息送达速度慢,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现象。各家科技媒体对各行业各细分领域投入的关注力不同,因此其报道的覆盖面和先后顺序也会存在差异。然而,相对而言,较之虎嗅这种对信息敏感度极强的媒体同行,钛媒体在信息推送上哪怕出现几分钟的落后都会陷自己于被动。举个栗子,比如2015年6月10日,分众传媒回归A股的消息,虎嗅对此事件的评论发布于6月10日6时43分,而钛媒体评论的发布时间是6月10日14时22分。分众传媒作为国内老牌科技传媒公司,此次回归A股对股市的提振作用不言自明,从各种意义上讲,这都是一件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而钛媒体这八个小时的落后,不知错过了多少潜在流量,又令多少潜在用户弃之而去。#你错过了一个亿啊#
再来看格局窄的问题。在传统媒体作为传播“把关人”的时代,用户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最终决定权统统归于舆论场上游的传统媒体手中。但在自媒体时代,固有的大众传播体系崩塌瓦解,信息的受众与信息生产者位于同一个传播层级,因而信息发布的主导权不再集中于一人手中。所以,科技媒体理应顺势而动,再妄图凭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已然是中二病晚期的症状。而这个“势”,就是虎嗅正在做的,行业垂直整合,内容广泛布局。当然,钛媒体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其动作实在有些缓慢。互联网资讯固然是这个时代的信息大餐,但其他行业领域的信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毕竟,在未来,跨界融合必将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常态。而钛媒体在扩张内容格局的过程中,似乎还有些犹豫不决。
总而言之,钛媒体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媒体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然而在当下的信息社会,这种单纯依靠内容纵深,而在传播形式上不思进取的经营思路,只会将钛媒体逐渐带离TMT行业发展的大方向,甚至最终被用户和时代淘汰。
可看性:★★☆☆☆
专业性:★★★★★
传播力:★★★☆☆
三、极客公园:产品门户,小众狂欢
产品门户:发现产品的价值
如果说在以行业观察类内容为主的科技媒体中,虎嗅是其中佼佼者,那么极客公园则在以产品分析类内容为主的科技媒体同行中,占据着头把交椅。
打开极客公园主页,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和产品、技术相关的垂直内容。较之虎嗅、钛媒体从宏观角度观测整个科技行业乃至全行业的发展动向或资源分布情况不同,极客公园自始至终都在全力贯彻自己的目标,即“聚焦互联网产品和科技趋势……汇聚中国互联网最优秀的创业精英和产品人群……成为目前国内极客们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碰撞的平台。”极客公园的一成不变、从一而终,绝对与传统媒体自恃清高、不思进取的僵化思维不同。
极客公园在创立之初,服务对象便已经限定在“极客”这一小众人群。而将极客这一群体继续细分,便是互联网行业中的产品、技术从业者。而这部分人群对内容的需求,恰恰是对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报道的需求。极客公园便是专注于呈现这部分内容,服务这一长尾用户群。此外,对于极客公园而言,产品、技术类内容,也是其最为擅长的领域,与其以卵击石,同具有丰富媒体经营经验的行业观察类科技媒体竞争,莫不如将自己的优势做深做透。
极客公园关注的产品,往往是在行业中位居前列或具有一定话题性的产品。不仅限于互联网产品,也包括最近十分火热的智能硬件。极客公园的产品分析类文章,往往是结合其对该产品创始人的采访内容完成的。这一方面有利于文章在内容深度上打开局面,一方面也为内容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提供了保障。
一直以来,极客公园对互联网产品的报道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年二月发布的对豆瓣CEO阿北的专访,以及对豆瓣2.0的产品分析,不仅将阿北的产品理念较好地传达给受众,同时也在此基础上,结合极客公园自己的思考与审视,为受众提供了颇具创见性的意见和观点。
在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几乎所有青年人都梦想着和互联网产品上演一出干柴烈火的爱情。这为极客公园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尽管,如今很多时候,极客公园的内容似乎都是在为布道而布道,情怀满满,干货渐少。
小众狂欢:论技术宅为何没有女人缘
前面已经提到,极客公园的服务对象从始至终都限定在“极客”群体身上。而极客中绝大多数,都可以归入技术宅的行列。当然,这句话或许颇有些主观臆断的色彩,但不得不承认,对产品、技术有着极致追求的极客群体,难免会出现“宅”的倾向。这对于极客公园而言,即是优势,也是劣势。
一方面,具有“宅”倾向的极客用户黏性较高,易于形成壁垒。在同类竞品竞争中,极客公园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强,一旦形成聚合,便易于维护和巩固。
但另一方面,极客用户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非极客群体很难融入圈子。因此,极客公园的用户规模存在瓶颈,只是在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产品的关注度逐渐上升的今天,这一问题被暂时掩盖了。
所以说,指望技术宅接纳圈外人士介入对产品、技术内容的讨论是不现实的。一直以来,极客公园的大型线下活动,参与者均以产品经理、技术人员为主,而对潜在的可能对产品、技术内容产生兴趣的用户,极客公园始终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极客公园未来的发展空间。
对于极客公园而言,当下需要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大概就是把自己的格调打造得更加亲民一些。在内容上,减少对产品、技术的底层讨论,而多以普及性的内容面向用户。当然,这又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它毫无疑问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极客公园的根基。处置不当,则可能两手空空。
高冷的技术宅,总是令人又爱又恨。
可看性:★★★★☆
专业性:★★★★☆
传播力:★★☆☆☆
四、36氪:创业杂烩,立场缺位
创业杂烩:创业资讯、服务大杂烩
在创业报道这件事上,虽然各家科技媒体都在做,但终究还是36氪做得更好一些。毕竟,36氪的线下孵化器氪空间,对创业者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通过氪空间,36氪得以近距离接触创业者,因此,其对于这一群体的内容需求实在是了如指掌。
那么,创业者都在关注什么?在笔者看来,一是经验,一是机遇。
所谓经验,即那些已经事业有成的创业前辈们言传身教的创业诀窍。通过学习前人经验,创业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减少试错的成本。然而,36氪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多,或许是怕创业鸡汤降低自己作为独立科技媒体的逼格,36氪似乎是在有意回避这类内容(仅在氪TV中发布一些创业者专访)。而优米的创立和崛起,恐怕也断绝了36氪在这类内容上重新布局的可能。
所谓机遇,无非两种,一是创业热点、行业蓝海,二是资本面前的曝光度。
对于前者,36氪通过广泛的内容布局,将行业观察的触角伸向多个垂直领域,尽力为创业者呈现最全面的创业热点资讯。尤其是对垂直领域内创业形势的观察与报道,帮助创业者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这一领域的创业环境,为创业者的最终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实证支持。
对于后者,36氪一方面产出了许多介绍新兴科技公司的内容,增加了科技公司在资本面前的曝光度;另一方面,又以帮人帮到底的精神,建立了专门的投融资平台,为创业者与资本牵线搭桥。
36氪同极客公园相似之处,便在于对垂直内容的极致追求。和极客公园专注产品报道一样,36氪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各类创业报道之中。尽管它对新兴科技公司的报道,时常让人产生一种原生广告的错觉,但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对创业者无微不至的关照和体谅,使得创业者们愿意融入36氪为他们打造的创业内容生态当中。而大量的创业者资源,反过来也拓展了36氪盈利的想象空间。这对于科技媒体而言,是求之不得的。
36氪在创业垂直内容上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其完整的创投服务体系,包括投融资平台、氪空间孵化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36氪内容生态的完善,帮助36氪在TMT行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立场缺位:内容加工有待加强
就像前面提到过的,36氪对新兴科技公司的报道,实在太接近软文。所以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些内容的价值并不大,且容易使人生厌。36氪作为一家专做创业垂直内容的科技媒体,理应在创业报道中展现自己或其他同行业从业者对该新兴科技公司或科技产品所抱持的立场——至少在千篇一律的表扬声中,要让普通读者、投资人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对国内新兴科技公司的报道,更应秉持这样的原则。这其中的尺度自然很难把握,对于编辑内容加工能力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如6月10日发布的《智慧图:让iBeacon再飞一会》这篇文章,文字风格虽公正客观,但仍缺少对行业内不同声音的补充和关注。尤其对“智慧图”这类为科技巨头生态布局服务的新兴产品,就需要在利益相关方之外,提供真正属于第三方的声音,甚至提供同类竞品的反对意见。这对于普通用户和投资人全面了解该产品,以及其所处的行业形势的现状有着显著的帮助。
当然,对于36氪而言,过于苛求其内容似乎也并不合适。从某种意义上讲,36氪要做的绝不限于一个科技媒体那么简单,所以36氪生产的内容也未必要以科技媒体的标准来加以衡量。36氪的危机意识要比同行更加强烈。他们对盈利的追求有些时候甚至超过了对产品本身的关注。如36氪近期推出的Next新产品发布平台,就是将Product Hunt这一国外产品的模式几乎原封不动地搬运过来。不知道曾经接受过36氪专访的Product Hunt创始人会作何感想。
因此,在笔者看来,与其说36氪是在做科技媒体,毋宁说它是在做一整套创业服务体系。36氪的野心,是首先在互联网行业下游广泛布局,通过掌控创业资源,整合资本力量,扩大自己在互联网行业中的话语权,并在(难以预见的)未来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中坚力量。
最后,笔者引用一位知名创业导师的至理名言为36氪的星辰大海之旅壮行: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可看性:★★★☆☆
专业性:★★★☆☆
传播力:★★★☆☆
五、关于科技媒体的未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我们讨论科技媒体的未来走势时,绕不开的第一个话题,便是盈利。
对于所有生于Web2.0时代的互联网产品而言,这都是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对TMT产品来说尤其如此。和O2O行业不同,TMT行业的盈利困境,不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引发的资本战,它的困境的根源要更加底层。就像传统媒体无法再靠专业化内容勉力支撑一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媒体也无法依靠内容入口建立起稳定的盈利模式。诚然,对任何形式的媒体而言,内容始终是其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但如何将流量变现,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移动互联网,困扰着O2O,困扰着在资本市场一掷千金的科技巨头,甚至于可能成为催生又一次互联网泡沫的导火索。
那么,在这普遍唱衰的困境中,科技媒体该如何自处?
36氪的模式或许可以作为借鉴,但它仍不是一条万全的出路。创业潮不是一直都有,资本市场的资源也相当有限,当这两方面的行市都趋于饱和,依靠为创业者和资本牵线的盈利模式,也就只有土崩瓦解的下场。更何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建立起这种盈利模式的玩家数量本身就十分有限。
或者,像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一样,靠广告收入。在虎嗅的“广告及服务”页面中,详细列出了虎嗅的各项基本数据及产品服务。广告主通过查看和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出广告投放的预期回报。对于虎嗅等重用户体验的科技媒体而言,这可能也是最大限度保障用户体验的方式。
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盈利尝试。如钛媒体的“钛币商城”,用户通过收集钛币累积财富值,从而获得各种专属用户特权,或购买各类优惠券。钛媒体并非通过用户购买钛币盈利,而是通过与商家合作,在其商城内出售商家优惠券,获取商家收入分成。又如极客公园这类活动落地能力极强的科技媒体,他们在线下拥有丰富的盈利渠道和寻求合作的空间,用线下收入支撑线上体验。这对于科技媒体而言,或许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也确实看到,各家科技媒体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自己的创新创业大会,试图在线下分一杯羹。
实现盈利,并非一时一日之功所能为。然而,科技媒体未来若想有更大发展空间,又不得不跨过盈利这道门槛。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那么,就像人类依靠血液流动支撑器官运转一样,科技媒体要依靠盈利来维持自身运营。
科技媒体是传统媒体人在与互联网行业竞争中抢夺下的一块宝贵阵地。而科技媒体之所以能够抵挡住互联网行业的全方位冲击,最重要的因素,即是内容。科技媒体在内容层面的功力,是互联网行业无法企及的。因此,无论现实如何艰难,科技媒体都不能在内容上有所松懈。
内容,是科技媒体的生命线。
“内容为王”,在今天仍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