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琐琐碎碎的事里,也看了大半本《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
认同与朱永新老师的“序”中所说: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句话让我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作为一个小学老师,语言的暴力,讲课时的亲和力,课堂的幽默风趣和大量作业的机械重复练习,以及严苛的管教,一定会对学生形成不同的教育效果,也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不同态度,严重的甚至会形成心里障碍。
一个老师,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能发现不同孩子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就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就会愿意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和同学,这样,他就会优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这就算是“亮点原则”吧。反之,如果孩子在学校,每天被老师批评,不但自信会慢慢丧失,而且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消极,那些缺点毛病不但不会因为被批评消失,而是会在一次次的批评,斥责中被强化。就像书里的案例那样,孩子最后会变得“破罐子破摔”,原有的优点因被别人视而不见也真的消失。被打击久了,最后孩子没有了自尊,可能真的就成了问题孩子。到时候再想帮他建立自尊自信,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我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前不久经历的一件小事让我联想到教育无小事。就是那次我因为给儿子带的早饭忘了拧紧饭盒盖而使粥撒到楼道里的事。自那天以后,无论是我还是儿子,早上再提饭盒时都要检查一下,或者问问盖子拧紧没?有时知道拧紧了还是不敢提起来,而是抱着它。试想,如果孩子犯了错,我们大声呵斥,再过几天又犯错,我们又呵斥,孩子一定会有点恐惧,特别是胆小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形成“心锚”。以后再做这样的事时会不自信,会恐惧。其实一开始犯错都是无心的,孩子也都是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如果一开始我们选择原谅,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我不喜欢你这样,但是知道他不是有意的,相信下次再做相同的事情时孩子一定会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这样孩子一定会注意,愿意努力使自己更完美。
第一篇中的幸福公式颠覆了我的认知:幸福=遗传+生活环境+个体可控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幸福与否50%取决于遗传。无论是偶遇不同寻常的幸福还是遭遇巨大的创痛,一段时间以后,幸福感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我原来的认知里,物质的丰盈和舒适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其实不然,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10%的幸福才由环境决定。我们可控的是剩下的40%——个体可控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怎么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我们选取看问题的角度是积极的,让真实积极的情感体验滋养自己,生活充满正能量,那么我们就会让自己处于幸福范围的制高点。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播种幸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这样我们每天就会处于一个愉悦的环境;无论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都要持有积极的态度看待它,积极去解决。了解工作并热爱它,投身教育就不会有痛苦的体验,幸福感自然就会增强。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案例,以及剖析和应对,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和借鉴。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自我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可以帮我们实现。更何况我们做的收益的远不止我们自己。就像开头朱永新老师说的那样:谁咱在讲台上,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愿我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回忆现在的我们,没有怨恨。愿他们因着我们得以体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