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五一”假期的尾巴,带孩子们打卡“蚕桑园”。蚕桑园在临近小镇上。现已发展成为“省级湿地公园”。
进园先参观蚕桑主题文化园。孩子们对蚕的一生很好奇,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样子。姐姐科学课刚学过,结合展厅的内容给妹妹滔滔不绝讲解。
来到蚕宝宝展厅,人很多,大多带着孩子。孩子们驻足于五花八门的茧房惊叹不已。当然,彩茧的“粉丝”就更多了,大人孩子都觉得新奇。
五月正是桑果成熟的季节,到桑树田里采桑果吃桑果才是今天的“正题”。蚕桑园里2000亩桑地一眼望不到边。姐姐跟我一组,妹妹跟爸爸一组,大家带好盒子,出发。桑果缀满了枝条,紫黑色的才是成熟的。摘得的第一个当然直接塞嘴里啦。
淡淡的甜,微微的酸,桑果特有的味道,熟悉的味道在嘴里蔓延……
小时候的我们都吃过蚕宝宝,据说吃了会皮肤光滑。努力回忆,都记不起吃蚕的画面。也不知道大人说的是真是假。但我们都不怕蚕倒是真的,因为家家户户都养蚕。
春天的时候,妈妈们会到村里队长家领取蚕种,记得蚕种是以“张”为单位的,我家一张蚕种,她家两张蚕种。蚕种放在纱布盒子里,是一些黑黑的密密的蚕卵。领回家的蚕种裹在布里,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了一两天,蚕宝宝会从蚕卵里钻出来。黑色的,非常小。还是密密的。
蚕宝宝长得很快,开始吃嫩的桑叶,需剪碎了。渐渐地,蚕宝宝食量大了,只需整张桑叶盖在它们身上,不多一会儿,桑叶被啃出许多的洞,每一个洞里钻出蚕宝宝的身影。蚕宝宝不停地吃,“沙沙”的声音随着它们的长大而变得越发清晰。直至休眠蜕皮,才一动不动。脱了旧衣服,换上新衣服的蚕宝宝长得更快。需要的桑叶也越来越多。
起初,父母只需一个劳力,挎个篮子去剪些嫩桑叶来。渐渐地,就需要两人采桑叶。到最后“上山”前的一段时间。蚕宝宝日长夜长,原来放在匾里,一个个插在专门的“抽屉”里。现在蚕宝宝直接放在地上,地方不够,还要搭“上下铺”。
这时候的桑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桑果,紫黑,汁多。我们常常跑进桑树田,猛吃一顿,手上、衣服上、嘴巴上沾满了紫色,回家,自然被骂一顿,因为衣服上沾了桑果汁很难洗掉。骂归骂,第二天照样去。
蚕宝宝渐渐长大,桑叶也不是一张张剪了,而是地里剪了桑树枝捆起来,扛回家,一连来回好几趟,堆在廊檐下。这几天,大人们不停地在桑树地和家之间往来。老人和孩子便搬个板凳在家里廊檐下把桑叶从枝条上采下来,放在筐里。筐满了,倒在屋里专门放桑叶的角落。间隙还要不断地喂蚕宝宝。这时候的喂,其实是“撒桑叶”,轻轻扔在蚕宝宝身上,厚厚盖一层就行。
这样疯吃近一个礼拜。蚕宝宝渐渐不吃了,它们变得通体透明,准备吐丝结茧。家里又开始忙起来,需要准备蚕宝宝结茧上山的“家”——搅柴龙。
搅柴龙是一件大事。爷爷会用柴搓好粗的长绳子,一头挂在固定的钩子上,一头挂在搅柴龙的摇手上。来回两圈。需三人两头合作,两人位置固定,一人不动,一人摇动手柄,类似于现在的绞笔机,往同一方向匀速转动。第三人最关键,需要在长绳子里添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捆短柴,随着手柄的摇动,柴被长绳的搅动固定住,绳子上长出了“一根根刺”,变成一条别名副其实的“柴龙”。柴龙的长度可长可短。由蚕的多少决定柴龙的数量。很多柴龙堆在一起,非常壮观。
柴龙搅好了,轻轻放在蚕宝宝身上,就不用去管它们了。第二天,你就会发现,柴龙上已经爬满了蚕宝宝,有的茧子已经初具模型。在屋子里,你只要静静地看着,听着,就会惊异于大自然的神奇。蚕宝宝忙碌着,专心致志、有条不紊地结着自己的茧,把自己包在里面。
过了一周左右,蚕茧差不多好了,取一个,在耳边摇一摇,咕嘟咕嘟声音干脆的,就是已经好了。
采茧子也是一件大事,一条条柴龙按顺序把茧子摘下来。放在匾里晾晾。等全部采完,卖到专门的收茧地方。将近一个月的忙碌也就落下了帷幕。
小时候以为蚕宝宝傻,结个茧把自己困在里面。慢慢才发现,蚕是智者,它作茧自缚,其实是在为重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