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碴子,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是都知道到的。现代人因营养说,把过去猪与人同食的卑贱的玉米,提高了些身价。而从营养方面讲,也确实不应该是卑贱的,它有大米白面不能替代的营养价值。
从小吃到今天的玉米,我一直没嫌弃过。怎样做,我都可以入口。
土壤环境的污染,追求高产出的种植方式,导致化肥,农药的超标,再加上转基因的毒害说,现如今想吃无公害的玉米及它的衍生物,那么,身价已经不再廉价了。市面所谓的有机玉米,杂色玉米等,都可以叫卖到十多块钱一穗。
内蒙东南部,土壤肥沃。大面积的青纱帐,也能在明晃晃的太阳下随风翻滚起波浪,很是美妙壮观!跟麦浪的美完全不同,阳光作用,风让叶脉折射出深浅不同的反光,于是站在高坡,放眼青纱帐,绿浪滚滚,壮哉奇妙。
玉米只要头顶开出鸡爪型的花,秸秆便抽出红缨了,这时去田里,便可寻到玉米乌米,入口清香淡甜,细腻的程度如破壁的灵芝孢子粉,颜色黑紫黑紫的,吃完,舌头便跟松狮犬一样啦!玉米乌米虽没有红高粱的乌米好吃,但出乌的日期不同,就一样的感觉美妙。小时候,我可没少吃那东西。身体好,没准是跟吃这玩意有关呢!
现在,什么高粱乌米,玉米乌米,仿佛成了传说,植物的世界里,它们消失的无影无踪,可能因诸多因素,导致灭绝。
很多在乡下长大的人,是痛恨吃玉米的,号称穷人的粮食,再怎么用心煮,很多人也感觉剌嗓子。在少大米白面的岁月,餐桌上不是玉米粥,就是玉米饼子……如果是玉米面菜饺子,就相对受欢迎。
合作化尾声时,我不到十岁。印象里会跟几个小女孩去没收完棒子的玉米地里,偷偷掰些小小的珍珠棒子,玉米粒的颜色是泛着金的红黄,饱满珠润,只知这个品种就叫珍珠玉米,回家后,锅里铺上沙子炒热,把剥下的小小的玉米粒扔进去,一会,锅里噼里啪啦的噗响,爆出的象牙白镶着金边的玉米花,便在热锅里盛开,那个欣喜哎,顾不上烫嘴,捡几朵填嘴巴里,一股香气在嘴里弥漫。现在的儿童,即便生活在乡下,家里种着大田,他们也没有我们那时的乐趣。
珍珠玉米,据说,也是绝了种子,成了再也不见的品种。
刚回辽宁那年,我以为都是大米白面的生活,却发现这个种植水稻,相对经济要发达一些的辽南地区,家家主粮也是玉米。孩子们对其的讨厌程度跟内蒙一个样。
说个笑话吧,我有个表弟叫“虎子”,我待业那年,他十五六岁的样子。每当小姨饭锅里煮玉米粥,他就恨恨的偷偷嘟囔着:“又是这倒霉的饭”!
最可笑的是哪天情绪不好,他便会气哼哼的拎起老姨夫赶车的鞭子,直奔牲口圈,然后抡起鞭子使劲抽打被拴在圈里的骡子和马,把牲口抽的嘶叫着,他一面抽一面骂:倒霉的,又苞米粥,叫你苞米粥,啪啪,叫你又苞米粥,啪啪……感情是把对老姨的气撒骡马身上了!
有一次我就在他身后,看他撒野的抽,听撒野的骂,乐的我都直不起腰了。可怜的牲口被打的莫名其妙,四蹄刨着地,尾巴甩的没了韵律。直到小姨夫闻声出来大骂他,表弟才扔鞭子逃跑……
我一直不理解,为啥那么多人痛恨吃玉米粥,玉米饼子及玉米做出的食品,尤其是孩子们,尤甚。
至今,玉米没伤到我,庆幸!吃油腻了,来碗玉米粥,多好,全家人被我训练的,也一起跟着吃呢,当然,我不会让他们还像过去那样野蛮粗糙的吃下去,想办法让其变的适口一些。
要知道,婆家人对玉米,即便计划经济时期,他们都很少接触。吃玉米长大的我,绝对硬气的在逐渐改变他们一些饮食习惯,至今,算是很接受了。
说起吃玉米的方式,如果你善于想象,善于发挥,无论玉米碴子,玉米面,鲜玉米,也是可以百变花样,让它适口。
吉林,辽宁地区的玉米叉子,玉米面条,酸汤子,都是很传统的食物,我认为是非常有特点的,而且制作过程也很复杂,是可以拍一部纪录片的,并且好吃美味。现在通过物流快递,无论身在何处,随时想吃,都可以吃的到。
而酸渣子,是我没接触过的玉米的变脸吃法,完全属意念之外的一种食物。
生二宝时,去家政公司请了个阿姨回来,我们叫她孙姐,是湖北宜昌人。
她做一手的好饭,在服务期间,经常会做一些她们本土的吃食。其中就有酸渣子……玉米碴子的衍生品。我及其爱吃!后来我跟她学会了制作方法,隔三差五的,我也会做上一坛,解馋。没有孙姐,我根本想象不出玉米还可以这样来吃。(她后来辞工回宜昌带孙女,至现在,我们还有通讯)。
我略叙一下制作过程
以五斤玉米渣为例,渣粒不要过细,二细就好,再2.5至3斤牛角椒洗净晾干水汽。然后,把椒切碎,和玉米渣混合到一起拌均匀,装入泡菜坛,密封发酵一个月左右,就会变的酸香。
就这么简单的制作过程,可是等待的时间很长。发酵程度够了,就可以取出来吃。
每次取适量,用油把酸渣子炒熟。再用炒熟的酸渣子,来炒肉,炒鸡,来蒸鱼,来炒蔬菜……等等,可以无限发挥能互相搭配的食材,出来的味道都很独特,与众不同!即下饭,又解腻歪。再有十天左右,我此回发酵的这一坛,就可以吃了,很是期待呢!
普普通通的粮食,南方有南方的吃法,北方有北方的吃法。除了最原始的吃法让很多人厌弃,那么细作出来的,便是美妙的味道了,只是,地域的局限性,很多吃法得不到交流,影响了玉米本身的内涵呢。
如果我再细细耕笔,相信我身边的人,会改变对玉米的认知。称它为粮食界里的软黄金,不仅仅是科普里的描述,即便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来,你只要认可它,那它也可以是百变妖姬!
经过春的播种萌芽,夏的顽强生长至秋的成熟收获,土壤里养育出来的生命,都有存在的道理,存在的价值。人类离不开土壤,离不开生发出的粮食。这是活命的基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