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想说几句。文章主角蛤蟆先生陷入抑郁,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去看心理咨询,最终经过十次的心理咨询,恢复了社会功能,重新开始了新生活的故事。
你也有的“蛤蟆”时刻
朋友鼹鼠和河鼠去找蛤蟆,却意外发现悲伤的蛤蟆,躲在一堆旧衣服里,神色黯然。蛤蟆见到朋友,说了一句“整个人都不太好”便大哭起来。
是不是也有某个时刻,感觉自己也整个人不好?在我接咨询过程中,这是最长听见的一句话。很多人试图去找寻原因和答案,而这会让他们更加难受,所以才来做咨询。
咨询的自愿原则
蛤蟆在第一次见咨询师时候,以为咨询师会告诉他如何做。而咨询师只是等待和提问,并和他聊起了咨询费用。在现实咨询中也是这样的,但由于中国的心理咨询并不成熟,现阶段很存在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样的开门见山,甚至误会咨询师。
懂咨询的人应该知道“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这意味着咨询中不论发生什么,来访者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并且咨询效果如何,也绝大部分取决于来访者自身。
感受温度计
咨询师苍鹭用温度计给蛤蟆标记他的感受,在探讨“感受”的过程中,寻找抑郁的原因。整个过程,苍鹭大部分是倾听和提问,蛤蟆在讲述。
现实咨询中这一点难以被来访者接受,尤其是那些对咨询不懂的人。很多人会感觉,一次咨询做下来,都是自己在讲话,咨询师只是问了几个问题,心理会觉得花费的不值得。而这恰恰是咨询的设置,咨询本身大部分就是咨询师通过提问引导来访自己讲述,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察觉和接纳,千万不要小看咨询师的提问,很多时候每一个问题都是被精心斟酌过的。
儿童自我状态VS父母自我状态
简单来说,当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会有很多的情绪出现,比如愤怒、伤心难过和责怪等。这种状态下人们有着大人们的身体,而内心体验到的是童年的感受。当人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又会变得挑剔和喜欢教育别人。此种状态下人们用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试图去证明自己。
而真正舒服的状态是成人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可以获得自我的新知识。不是“儿童”也不是“父母”,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在咨询的最后,蛤蟆从感受1-2分恢复到了9分,也在最后一次与咨询师苍鹭做了分离议题。
我会好起来吗?
对于这个问题,苍鹭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