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物质与精神之间,我会选物质。换言之,我宁可要六便士,也不会抱着月亮过完这一辈子。
不过,看完书之后我开始为自己的想法羞愧。我觉得自己太世俗,就跟我在阅读时讨厌的亚历克-卡迈克尔一样。不过,这种想法并没有支撑我几天。因为,我现在所想的还是追求物质生活。
很显然,作者毛姆想通过这本书中的斯特里克兰和亚伯拉罕这样的人物表达自己对追求月亮的生活的提倡。对比的手法及偏爱的语气很容易让人产生崇拜。但久而久之,随着对这本书的淡忘,对这些人物的淡忘,对那种高尚人格的仰慕之情也就淡然了。就我个人阅读后的反复思考,斯特里克兰和亚伯拉罕都是曾经拥有过一定或富足或小康生活的人,他们能够接触到上层社会,感知社会的问题,最后放弃所有金钱、名誉、地位,追求纯粹的精神理想。
而我们大多数人与他们不同。就我而言,虽然不愁衣食,但这些目前还都来自于父母的供给,这反倒让我觉得自己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而父母又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拿着资本家剥夺之后余下不多的血汗钱来维持家庭生计,来我供我读书。父母从来不去电影院,也很少读书看杂志。他们下班之余,除了洗衣做饭,承担一切家务之外,就是用手机上碎片化的信息来充实自己。与其说是充实自己,倒不如说是打发时间,也许这样更为贴切吧。他们毫无精神追求,,只期望把日子过得平淡安康。如果信佛算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话,那我相信他们的精神追求并不纯粹,而且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这样,礼佛的时候谁不是怀着这样或那样的渴求呢?我厌恶这样的生活,厌恶父母的甘于平庸,但我依然不厌恶物质。我一度认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才有资格去谈什么精神,尽管事实就是如此。后来我发现,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之后所追求的精神,不过是另一种物质享受的托词与借口罢了。有了钱,看一场电影?看一场话剧表演?喝一杯咖啡?这些也许不乏有一些虚荣的因素吧。因为没有钱的人们,电影可以等一段时间网上有资源了再看,咖啡可以喝速溶的来解除困意......我不能放弃物质,哪怕是为了附庸风雅。因为这样世人才会对你刮目相看,虽然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你。尽管毛姆所描述的月亮生活不是我所说的为了虚荣而进行的物质享受,尽管少年心中总有那么一个“采菊东篱下”的静谧生活。但是,很抱歉,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做不到。那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在物质生活中一较高下,然后装出云淡风轻、精神高尚的样子让后世赞扬吧!
爱情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把它归于月亮还是六便士。斯特里克兰抛弃虚伪的妻子,与施特勒夫太太结合。他们俩有着某种共性------冷漠中带着一丝残忍。而施特勒夫------一个善良热心,对艺术有独特预见性且软弱懦弱的男人,他对太太的爱是那样低微卑贱,却换来冷漠残忍的背叛。所以,施特勒夫太太的死并不是偶然,她为了安逸的生活而屈附于施特勒夫,但她并不爱他,不接受他无私卑贱的爱。所以,她只能是斯特里克兰精神升华过程中的牺牲品。而阿塔是斯特里克兰的最终归属。因为她的纯真与坚持恰好符合精神升华后的要求。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不能持久,可如果有了物质基础,爱情怕是又要变质。纯粹的爱情怕是难得一遇吧。如果真的要纯粹,男女荷尔蒙分泌时的情投意合应该算是吧?!可是肉体的满足代替不了心灵上的空虚,这又该怎么办呢?
卑微无趣的现实与崇高至尚的理想,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我想我还是摆脱不了卑微无趣的现实吧!
人真是一个矛盾与痛苦的结合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