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孤独和情感的忽视,孰轻孰重,我无法定夺,只是想谈谈我的感受。
现在二胎政策刚刚开放,很多年轻的父母都选择了再生一个。他们说,一个孩子太孤单,生两个相互做个伴吧。确实,两个挺好的,但我希望你能尽量做到平等对待,不分大小,不分男女。
01.
我确实是独生子女,但因为从小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基本上都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我很感激我的外公外婆,真的。你要问林黛玉感不感激贾母的收养之恩,她一定是感激的。只是家族太大了,有宝玉,还有其他嫡亲的孙女,而她终归是姓林,终归是寄人篱下。
我听过太多说独生子女自私,不懂得分享的话,每每想反驳,最终想想都是算了,我哪里像完全的独生子女。
以前确实是我一个人,后来妹妹出生了,我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谦让。
“她还小,你让给她啊”。“好,我让给她”。前几天,她写寒假作业,本来她数学就不好,长辈们让我给她辅导。
后来,她哭了,哭的撕心裂肺,我佩服她的好嗓子,至少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哭出过这样惊天地泣鬼神地声音,不过我确实是怕她哭。
外婆马上进来了,她推开门便说“你又把你妹妹弄哭了干嘛,你都这么大了,让让她行吗”。
我很想反驳,很想解释,但还是忍住了,只是说了句“我从来没有打过她”。
解释没有用,两个人在一起,妹妹哭了,错的能不是我吗?我有时候自己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直在错。后来出门的时候,我妈还特地和我打招呼,你要多让着点你妹妹啊。
好,我让她。
是你们让我给她辅导作业的,可是她却在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我给她分析讲解,她一句也不听。我关了电视,她就砸了我的手机。说她几句,就哭的撕心裂肺。不过这些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细节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哭了,而他们相信她不会无缘无故哭。
这是一个死循环,我不能拒绝辅导她写作业,她哭了却永远都是我的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比起想要的欲望,我第一反应是拒绝。这是妹妹喜欢吃的,玩的。外婆再拿给我,就是待客之道,能拿一个分给我,也该感激涕零了。
02.
妹妹是舅舅的女儿,舅舅是外婆唯一的亲儿子。这是一个逻辑关系。却分外重要。舅舅现在四十多岁,说实话我却觉得像一个巨婴。就是不时会有婴儿性格,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或者把罪责怪到别人头上。
这让我想到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家长的一些举动不正应了“巨婴”心理吗?武志红老师在书中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国人集体停留在婴儿期,多数国人都是巨婴,心理发展水平都还停留在1岁前。书中列举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毛病,阐释了妈宝男、一言不合就暴怒等等问题背后的原因。
外婆从小就惯着舅舅,对妈妈和阿姨自然没有儿子那般亲昵。我妈妈说,以前家里穷,但是我舅舅依然没帮家里做什么事,给他念书,他打架辍学。那时候兴理发,他嚷嚷着要去南京学理发,给他钱去南京待了两个月,又撂下挑子不干了。
后来就找了个女朋友,外公外婆拿出全部积蓄给他盖新房。后来夫妻俩没过两年日子,吵吵闹闹要离婚,把家里东西都砸完了,可算是拿了本本把婚离了。
过了几年,二婚之后,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外婆唯一的孙女,我的妹妹。全家都特别宝贝着,三年之后又和妻子把婚离了。我妹妹归我舅舅抚养,现在四十岁了,还是外婆给他做饭吃,从前分的家又合在一起,生活像是不能自理。
我外婆原来在舅舅刚结婚的时候,就被分家了,她想着他结婚了,给他做好新房,她作为妈妈的职责就尽完了。可是兜兜转转差不多二十年过去,她还是得养着她的宝贝儿子。她总是说着已经挣不脱了,她想要什么都不管了,可是她不管她的儿子,他可要怎么办呢?
我也不能说什么,我说了也不能改变什么,我只是看着巨婴在变大而已。只是看着外婆两鬓露白,却无法安享晚年。
03.
我妈妈总是会说外婆宠儿子,她小时候受了很多委屈。本以为经历过这些的我妈会吸取教训,不再把这种观念延续下去,可是她自我的意识还是抵不过半生的经历。
以前听我妈说过,她本来成绩挺好,加上自身性格活泼,在学校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就算上学之前要干活,她也是愿意干好活之后,在徒步好几里去上学。可是家里负担太重,为了舅舅和阿姨念书,外公外婆就没让我妈继续读书了,刚下学那会我妈特别难过,经常在干活的时候站在马路边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只是没想到舅舅也是半挑子,自己倒主动退学了。
舅舅脾气不好,其实我妈脾气也不好,她会管着我和我爸,但她特别“怕”我舅舅,只要我舅舅说什么,她就算知道不对,也从来不吭声。
她有时候骂我的时候,会说,我要是生个儿子就好了,你就会吵我生气。
难道儿子就一定孝顺,女儿就这么不孝吗?
04.
我会说我从小就是被放养长大的,我爸妈从来不关心我在想什么,从来不问我学习紧不紧张,只关心结果。我考的不好,倒是会挨骂 。逢年过节回家,也基本是天天打牌,我很想和他们聊聊,后来发现也聊不出所以然来,就算了吧。
印象里有一件事记得特别清楚,那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正好快到母亲节,老师号召我们给家人做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我那几天都想着捉蝴蝶做一个漂亮的标本,然后用画笔画上帘幕,打开那个门,我写着“祝妈妈母亲节快乐,身体健康!”
可当我兴冲冲但又扭扭捏捏的把贺卡拿给她的时候,她只是草草的看了一眼,说了句“你就喜欢瞎捣鼓这些”就继续忙着手头的事情了。从那以后,我就丧失了做手工的乐趣,并且觉得一切玩耍都是旁门左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回报父母。
而我的“优秀”只有在我妈逢人炫耀的时候最有用。不论是逛街、走亲戚,还是和人聊天,我妈只要带着我,就喜欢把我的优秀事迹讲一遍。我只有站在一旁不说话,默默的由她去说。曾经,也以此为荣过,就逼迫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便让我妈在外人面前更加有面子。在我大学以前,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
有时候觉得我妈说话很伤人,但是转身想想,她就我一个女儿,我又没有兄弟姊妹,她怎么可能不爱我呢?只是她不会教育而已。
05.
北大学子王猛万字长文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中国式父母”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确实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孤单和任性,是否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进行弥补;而我们究竟能够克服多少“中国式父母”的固定思维带来的弊端,也是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改进的。
成长的孤独和情感的忽视,和生几个孩子我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肯定不是绝对的关系。我只是希望为人父母者要学会育人,最起码是和孩子共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