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远房亲戚,老两口均是公职人员,靠着勤俭持家的能力和颇有理财天分的头脑,在当地买了三套房子,外加一套山东海景房。最得意的还是他们的独生女儿,模样俊俏秀美,工作还是体制内的英语老师,妥妥的铁饭碗。既有家庭背景,又有铁饭碗傍身,还有美貌加持,什么样的男朋友才能配得上她呢。
喜爱牵线搭桥的妈妈反复追问,老两口最终说出了他们的择婿条件。
第一,最好是男方父母有退休金,家里就一个孩子。
第二,如果男方是兄妹二人,尽量是有个姐姐,因为姐姐疼弟弟,这是常识。
第三,前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只要男孩踏实能干,长相拿得出手我们也认了。
没过多久,女儿带着男朋友回家见父母,老两口喜上眉梢,又是买菜又是下厨,还拿出尘封多年的国酒茅台,忙活了四个小时,六凉六热共12道菜,每一道菜的色香味都在表达诚意。
两个小年轻刚踏进家门,惊魂未定,便迎来女孩妈妈的夺命连环查户口。
男方是单亲家庭长大,现在和他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干了半辈子依然是个小职员。
男孩个头1米78,瘦得跟电线杆似的,关键是他那一脸痞子相。
最要命的是他的工作,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混了八年还是个开车的司机,房子没有,车还说得过去,奥迪A6,原来是他们领导的。
这次见面前后时间加一起不到半小时,男朋友就被扫地出门。
老两口越反对,女儿对这个不靠谱的男朋友越上心,后来直接给父母摊牌,我这辈子非他不嫁,你们看着办。
妈妈被她气得扬言跳楼,能说出来跳楼的,往往吓唬人的成分十有八九。
因为真正想好跳楼的人绝不会说出来。楼是没跳成,从此得了轻度抑郁症。
表面是女儿找了一个不般配的男朋友,实质是自己的抗挫能力不及格。
去年疫情期间,我在家学习家庭教育,老师提问的一个问题记忆犹新。如果有一天,你的儿子领着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回家,你是什么反应。
有人说这是气死亲娘的节奏,有人说拼了我这条老命也不能让他们俩在一起,还有人说吐沫星子淹死这个狐狸精。
看到上述评论,心中有八字箴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这个四十岁的女人为什么不可以是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大家第一印象偏偏是儿子的女朋友呢,老师只是说领了一个40岁的女人回家,并没有说这个女人 是儿子的女朋友。
就像前文中女儿只是把他当做男朋友,法律没有规定男朋友就一定是未来的老公。
棒打鸳鸯的后果就是鸳鸯抱团取暖,因为只有彼此抱团才能消除外界阻力带来的不适感。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密欧朱丽叶行为效应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父母的百般阻挠成为推进二人关系的助推器。
女人最怕感性时选择,激情过后别无选择。
一年后,女儿挺着六个月的肚子和男方走进婚姻殿堂。
三年后,女儿离婚,还带着一个两岁的男孩。
女孩的妈妈抱怨她,早就跟你说不让你嫁给他,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下满意了吧,自己成了二手货还带了一个拖油瓶(指两岁的孩子)
又过了半年,两岁的孩子回到了前夫家,女儿没有了连累,也失去了牵挂。
三个月之后的凌晨两点半,从自己家的顶楼34层纵身跳下。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让孩子乖乖听话,因为越是听话的孩子,内心越压抑
听话的孩子时刻在迎合别人的需求,通过克制自己的真实诉求来达到表面上的顺从,久而久之成为父母眼中那个听话的好孩子。
这种孩子一旦有机会摆脱控制挣脱束缚,她会拼命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你以为是孩子翅膀硬了,不再言听计从了,实质是孩子在向这个世界寻找真实的自己。
不听话只是一种表现手段罢了
女儿跳楼前把写好的遗书折成千纸鹤放进了爸爸的裤兜里:从小妈妈教导我要听她的话,我照做了,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我也照做了,见人要亲切地打招呼我也照做了,我想报考新疆的大学你们不同意,我也照做了,我想选美术专业,你们说没前途,于是按照你们的意愿选了最稳定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之后,我想进培训机构历练,你们花了钱托了关系把我塞到公立学校,我谈男朋友当初仅是他的痞相吸引了我,我根本没有考虑和他结婚,但事实上我却和他结了婚,生了孩子,又在你们的期待下我离了婚。本来我一个人养孩子绝对没问题的,就没打算拖累你们俩,但在你们的眼里,离婚带孩子的女人嫁不出去,可是我压根儿没想着再嫁人,于是孩子跟了他爸爸,条件是我这个妈妈一个月只有一个小时的探视权。
从此我没有了拖油瓶,可是拖油瓶才是我活下去的动力。爸、妈,我走了,你们终于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扬眉吐气了,因为我是你们的耻辱。你们俩的养育之恩我来世再报。
那些打着为孩子好的父母都藏着自己的私心。
所以爱孩子就是要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听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