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发完日更后,接到了一信息,可以写一篇儿时的年味,春节将至,确实是改写一些那个年代的春节轶事,儿时的回忆非常美好。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凡进入腊月后,小孩子们就盼着过年,也不管自己期末成绩好坏。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比较匮乏,每到年关时,我们小孩子们都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目的很简单,就是吃好吃的、穿新衣、压岁钱之类的。
一、年猪
很多家都在年初购买一个小猪仔,放到家里猪圈里进行饲养,养到过年,作为年猪宰了几家分着吃。我们小时候经常到地里去拔草用于喂猪,家里人也会将剩饭当作猪饲料。反正当时感觉猪吃有营养东西少,都是一些草之类粗纤维,不像现在营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3-4个月就出栏了。由于饲养时间长,所以猪肉味道非常香,猪确实是浑身都是宝。猪变成猪肉的过程,杀、烫、挂、切块。
二、灌肠
每家煮肉都是一件大事,我家找舅舅帮着煮肉,同时也会一家人喝个小酒庆祝一下。将猪肉煮熟后,使用肉汤作为配料,用留存瘦肉、剁些葱姜蒜混合到一起,然后将地里种植红薯做成的淀粉调成糊糊混合在一起,灌到猪肠子里面,煮到大锅里,这样做灌肠非常好吃。北方人经常吃的猪肉炖粉条,再加上一些灌肠豆腐,味道极其棒。
三、豆腐
很多人家过的都非常节俭,都将猪血拿回去,做成血豆腐。我们还会将秋天收获的黄豆做成豆腐。一家人会挑拣好的黄豆出来,将黄豆泡好后,然后去找一个石磨,姐弟几个帮着父母推磨弄成豆浆,拿回家,煮豆浆,煮完后,点一些卤水,使用模子将卤水点后凝结豆浆压制。每家都会留存一些卤水,这样点出来的豆腐味道非常纯正。
当然,那时候所有农作物都是使用农家肥进行滋养,所以纯天然无污染,所以现在儿时玩伴在一起开玩笑,还说,我们为什么身体比较健壮,是因为小时候全吃的纯天然食材。不过那时候,真的很不喜欢吃粗粮的,因为当时确实小麦产量低,白面少,都交公粮了,由于很少,馒头没得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人们盼着住高楼、开汽车,现在呢,很多人又返回了住大院(别墅)、骑自行车(健身)、吃粗粮(绿色食品)。
四、新衣服
小时候印象是每年都能穿新衣服,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身体长的非常快,所以每年旧衣服都无法穿。我当时非常幸运,我小婶子是裁缝,所以每年都能给我做一身西服,当时挺洋气。由于钱少,当时纺织品也少,所以买成衣的机会很少。有时也给自己做比较好看的棉袄,以致前些年,还让家里人给自己做过棉袄,不过已经作为纪念品,偶尔穿穿。
五、喝酒
我们河北农村有一些习俗就是爱拜把兄弟,也不知道什么习气导致的。大概是抱团取暖,未来弟兄多,能够互相帮助。当然我也和很多小兄弟们,磕头拜了把子。
在春节期间,尽管那时候还小才8-9岁,但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从第一个把兄弟家开始喝酒,一直喝到正月十五晚上。由于当时物质匮乏,所以每个家庭都给我们准备几个盘子、几个碟子,都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让我们吃好喝好,过个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藁城这边酒量比其他地区的人酒量都大。现在想起来了,小时候酒都是烧酒、高度酒,当时喝个7-8两1斤都算酒量大,现在低度酒,大家好像喝1斤8两也没什么了。
最不愿意过的日子就是正月十六,为什么呢?因为正月十五晚上拷完柏零火后,就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