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简介:
美国著名导演罗伯·莱纳在他63岁时以一部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著名小说的电影《怦然心动》(《Flipped》),通过讲述两个男孩女孩童年、青春时代的“战争”,表达了他对人的成长和家庭关系的思考。
两位少年的成长:独立与勇气的变奏曲
影片是从朱莉和布莱斯的幼儿时期开始的,一直持续到他们进入高中时代,纵向地展现了这两位男孩女孩的成长历程。
朱莉,从幼年起就经常表现出勇敢、直接的行为,正如影片在片头所展现的那样,五六岁的她喜欢布莱斯并大胆示好。这与布莱斯的退缩形成了鲜明对照。两个儿童的差异背后,是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朱莉的父母经常鼓励并肯定个人独立性的教育理念,使得朱莉很早就表现出了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去体验,去观察,去从更大的角度看到事物的全貌。
朱莉非常珍视小区里那棵被砍的大梧桐,大梧桐象征着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可能会达到更高更远的程度,象征着一个人的视野可能会远远超越眼前巴掌大的地方。即便迫于现实因素大梧桐被砍掉,朱莉的父亲仍然赠送女儿一幅他亲自完成的画作——一幅可以更加长存的“精神的大梧桐”。
我们如何认识周遭的世界,总是和我们如何认识人的方式相互影响。从骑在大梧桐上欣赏社区和城镇的体验中,朱莉发现了她生活的周遭更加广阔的全貌。父亲则将朱莉的生命体验提升至生命哲学的高度——“事物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当朱莉开始面临青春期认识和了解异性朋友的烦恼时,父亲的话让她明白,看待布莱斯,除了喜欢他的眼睛,还要去看看他整个人。自此,朱莉青春期的暗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怦然心动,而是开始更深的去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和内在特质。
布莱斯,最初是个特别不讨观众喜爱的小男孩角色,他在家里和学校都唯唯诺诺。他从不敢和朱莉搭腔,不敢告诉朱莉他的家人并不喜欢她送来的鸡蛋,不仅不敢在家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学校的同学面前,听到同学说出诋毁朱莉的话,也不敢反对和维护。他似乎习惯了和更有力量的人保持一致性。
然而家庭中外公、母亲、姐姐都逐渐展现出各自独立的思想,原先父亲主控一切的跷跷板已经开始逆转,他也在这股家庭“独立思潮”中开始反思了。他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懦夫,就像父亲一样;他开始公开表达对朱莉的喜爱;公然和朋友翻脸以维护对朱莉公正的评价;他做了一件伟大的小事,在朱莉家门口的草坪上种上了一颗小梧桐。这让我有理由相信,这棵小梧桐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春,代表着对于朱莉心灵真挚的热爱,我甚至开始幻想,有一天两人一起坐在梧桐树的顶端开着远方。或许,就算这棵梧桐树依然难逃被砍的命运,但他们的内心已经生出了坚实的翅膀,可以飞上高空感受自由和广阔。
没有绝对幸福的家庭,只有朝幸福不断努力的家庭
看影片的前半部分,很自然地认为朱莉的家庭是更加幸福的,而布莱斯的家庭氛围则令人感觉压抑。比如朱莉的父亲思想开明、善于启迪,而布莱斯的父亲总是抱持各种偏见、主观臆测、评判他人。因此看起来,朱莉的家庭氛围宽松,允许表达内心感受和发展个人爱好,而布莱斯的家里沉闷乏味、刻板无趣,个体没有办法在家庭中很好地去发展情感能力。
我们在观影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已经形成了对两个家庭的不同评价——朱莉家更好,而布莱斯家不好。
我们中很多人都逐渐具有了一种能力——尽量避免在生活中运用好与不好这样的两分法去评价事物。特别是当我们可以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可以相对客观,没有太多偏见。然而,当卷入了个人的情感,面对的是影片中的两个鲜活的家庭时,我们会下意识的产生一种情感上的选择偏好。确实,刚开始,我更喜欢朱莉的家庭。
然而,随着剧情的转折与深入,两个家庭关系的全貌也逐渐展现出来。朱莉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完美爸爸和丈夫,他微薄的收入甚至不能负担房屋外围草坪的修理花费,甚至不能像绝大多数家庭支柱一样给亲人们一个安居之所,十多年来一直是租房过日子。那一晚,当得知女儿被同学嘲笑,当看到妻子落泪,而青春期的儿子眼神中还带着慌张和胆怯,他还不能在这种时候立刻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家里的丈夫情绪失控地在餐桌上大吼起来。“贫贱夫妻”支撑的这个家,也有着自己的困难和问题。
在这背后,是朱莉智障的叔叔在私人疗养院被照顾了十多年,每次去探望都是朱莉的父亲独自一人前往,母亲从不去,而朱莉也从未见过叔叔。关于这些家庭的故事,电影没有呈现更多。至少说明,朱莉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幸福家庭中。我们就这样倏地从美好家庭的幻想中醒来。每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也都总有很多各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布莱斯的家庭,镜头下常常几副没有生气的面容掩映在昏黄的灯光下。然而,布莱斯的爷爷仿佛是这个家庭中的一束亮光。他对生活有热情,对他人有同理心,欣赏邻居朱莉的勇敢和独立。他率先打破了布莱斯家庭高傲而孤僻的社交模式,主动帮助朱莉料理草坪。布莱斯的母亲也渐渐显示出独特的力量:有一天未和全家商量便决定邀请邻居朱莉一家到家中做客,看起来非常“强势”。布莱斯的姐姐,一个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的女孩子,偏偏喜欢和朱莉家的哥哥玩音乐,录小样。
在这样一个由刻板、偏执的父亲所主导的家庭中,祖父走出家门去找朱莉,母亲有着无法被其丈夫压抑的生命力,姐姐内心涌动着的是对生命快乐的追求……逐渐地,布莱斯的父亲无法仅凭一个人的力量禁锢住整个家庭。家庭的氛围悄悄地改变着。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改变着,其实也包括他自己。过去的刻板、压抑、隔离逐渐向自由、活力、连结示微。所以,那个最初不被我们看好的家庭,后来竟然展现出了令人惊奇的主动性和反思功能,逐渐发展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
部分与整体的生活哲学:贯穿影片始终,也贯穿了人们的生活
站在地面上看周遭,只能看到一个个周围环境的片断,而坐在高高的大梧桐上,便能看到更加全面和生动的社区,甚至看到远方。片断的拼凑无法带来俯瞰全景所产生的美感。
对一个人的心动,往往始于对这个人某个侧面的喜爱,可能是因为他的眼睛,可能是因为她的勇敢。而认识一个人,往往需要从更多的层面和角度去理解这个人。
一个家庭整体所展现出来的家庭功能,有时候小于个体之和。个体只能在家庭之外求发展,就像布莱斯的姐姐对音乐的追逐怎么也入不了父亲的法眼。也有的时候,家庭整体所拥有的力量和温暖,大于个体之和,这使得一个遇到困境的家庭仍然可以坚强携手走下去,就像经济不佳的朱莉一家能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相亲相爱、互相支持。
个人或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最大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因子的改变,都能带来这个整体的变化。布莱斯的家庭变化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这毕竟是一部和心动有关的电影。女孩最初的心动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眼神,因为这个眼神,她试着去了解男孩,关怀他,创造更多机会互相接触;男孩最初的心动可能是因为深深的被女生心灵中的某一部分所吸引,在这个吸引面前,从拼命逃避,到无比珍重。联通这两种心动的,是面对伤害时真心的难过、道歉与原谅,跨越了互相猜测的藩篱,深深的理解和欣赏。影片结尾两人一起手植小梧桐,一颗梧桐树已扎根于他们内心深处并勃然生长,未来,他们将用心守护那棵珍贵的梧桐树。
(本文为原创,请尊重版权,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