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付出,没有委屈
但他越是期待,别人越不给他,这让他非常愤怒。
这个愤怒又导致了关系的恶性循环:他越指责,越愤怒,别人就越烦他,越怕他,更别谈什么感恩了。
他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如果有这么大的情绪,你可以停止付出啊。
他愣了一下:这我没想过。
每一个有付出感的人,心里都暗戳戳期待着回报。
某天,有人气冲冲地跟我说:气死我了,太让人失望了。
原来在他生日当天,他儿子一早给他发了生日祝福。
他以为儿子会再发个红包,然而并没有。他不得不提醒儿子:你给爸爸发个小红包吧,意思一下就行。
结果那小子直接拒绝了他:不行,我还需要用钱呢。
他气得当场发作:你的钱,都是我给你的。我刚刚给你打了生活费,你却连一个小红包都舍不得。
父子俩因此翻脸,好几天没有说话。
他说:我想不通,为什么我这么大方舍得的人,竟养出这么抠门的孩子。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
孩子抠门、小气,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和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全感、匮乏感有关,也许和家长的极度宠溺有关,孩子活在自我中心里,认为别人给我什么都是应该的。
另外,还可能和认知有关,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去认识到,一段关系是双方共同付出的结果,如果长期只有某一方的付出,这段关系就会出问题。
曾有一位来访者想约咨询,但又非常纠结,总是约好后又取消,然后再约,然后再取消。
我觉察到他的纠结,建议他先别做咨询了。他反而坚定地要来。
他说,当他想到要来咨询时,心里特别难受,又说不出来为什么难受。
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来咨询并支付咨询费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心脏狂跳,快窒息了。
后来他告诉我,第一次咨询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他浑身难受,腿软得直打颤,差点握不住方向盘,特别想大哭一场,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就像失去了全世界。
他对自己的这些反应很是不解,也很抗拒。
他在心里展开了一场自我声讨,自我攻击。
最后他终于意识到,这个难受跟花钱有关。
他很怕花钱,每次花钱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有一次老同学聚会,大家撺掇他请客,他勉为其难答应了。到结账的时候,他看着账单上的金额,又生气又心疼,甚至还产生了逃单的想法。
那顿饭花了几百元,跟他的收入相比,完全不算什么。但对他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不想为任何人付出,但他又讨厌这样的自己。
一个人成了自己都嫌弃的人,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
从小到大,父母对他极其苛刻,每次他向父母要钱,都会招来他们的无情贬损和挖苦;
哪怕是正当的交学费,父母也要羞辱他一番,然后带着轻蔑的神情把钱扔给他,这给他烙下了很深的羞耻和不配得感。
父母不愿真正为他付出,他也无法为任何人付出,包括他自己。
——摘自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