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1,壹品创作者联盟(以下简称“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头脑风暴公社准时召开“武林大会”,集结各路“英雄好汉”到场“听海观潮”“一览众山小”“一语道破天机”。
经过一天的投票,4月18日公社心灵捕手——“四大名捕”评选结果已揭晓,他们依次是:诗少、悟莘斋主人、天生反骨山之石、二萌勿语、胡巴老欢儿、小桃爸爸膏膏(每月获评心灵捕手次数最多者自动成为月度心灵捕手,每年获评心灵捕手次数最多者自动成为年度心灵捕手)。
头脑风暴(2021年4月18日):
一、思考与探讨课题(二萌勿语命题)
重庆男子对3岁女儿实行“打击教育”,责骂“笨,什么都学不会”来激将女儿发奋,大家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重庆有一位三岁半的小女孩,她的父亲常用“打击式”语言对其进行教育,他认为孩子被打击才能知道发奋,所以常对女儿说出“你真的太笨了!”“你这嘴巴长起怎么叫人都不会?”
据女儿的妈妈说,去年9月孩子上了幼儿园,老师会叫她在家复习在幼儿园学过的古诗和英语单词,老公在家辅导孩子复习两遍,没有背到古诗或读错单词,就要激女儿,说她太笨,啥都学不会。一般这个时候女儿都会回答自己不笨,然后老公又说“那你聪明就赶快学会啊”。
小孩的母亲一直不赞同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与其丈夫沟通后依旧无果。您认同这种“打击教育”吗?
二、思辨与华山论剑(按出场顺序)
二萌勿语:
孩子长大后性格容易敏感或偏激,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作与生活。
我想生两个孩子,提早接触总是好的,已经在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
打击教育,对孩子的心灵……
孩子才三岁,家长就责骂孩子笨,对幼儿的心灵伤害太大了。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心理扭曲到恨世的孩子会有暴力倾向,典型的表现就是自卑,价值观和人生观会扭曲,这样的孩子行为会偏激。
对九子的教育方法都应是不一样的,皇家都这样,何况是普通人家。
教育教育,不在教而在育。先成人后成功,干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上孝顺父母,下慈爱小辈和子女。当然这是由社会界定的,而不是由父母界定的。如果人生路走得对,在社会上是成功和成人双向的。人在社会上有一番成就,既是成功也是成人,社会让人真正成长。
常人如何定义?普通人又如何定义?
人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也不能算失败。龙生九子,都是龙子龙孙,也有失败的。有的当了皇上,有的被废除,九子的性格存大同、有小异。
辛昇:
我对此不认同哦。其实在我看来不是年龄问题,我的看法是孩子即便长大了也不应该用这种打击式教育。这种做法本身就很极端,而孩子正是处在建立自信心的时候,这只会让孩子慢慢产生否定自己的想法,而且父母的这些话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会留在孩子心里,伴随他们长大而成为伤害。
这样做对孩子心灵的成长没有多少好处,在孩子过于自信的时候可以适当打击,但我不赞同一直对孩子实行打击式教育。
说说吧,有什么正确的方法啊?朱元璋怎么样,往近了我可就不敢说了。
生命有瑕,因为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对啊,不完满的人生才是人生。
唉,没当过,不知道啊。当皇帝有一个生理性的诱惑。生命的本能——繁衍,原则上他是最后可能生出游击队的人。除了当下的人类,其他生物都以繁衍为生命第一要务。
那还是当做正常人吧,尽量使自己看起来与别人没什么不同。
你知道的太多了,120个儿子?看来他这辈子不干点别的了。
我不知道那会有什么用,但我知道现在生育率底,以后有可能连养老保险金都领不到。生孩子真的需要勇气。
我觉得世界应该整体降速,放缓一下发展的脚步。再这样下去,下一代不学个三四十年,都不好意思走出学校找工作了,更别提结婚生子了。因为前人留给未来的都是焦虑啊,这哪里还是发展进步啊?
“孩子调皮不专心,你怎么做?
1.方法——多鼓励。
颜丽(35岁,女,销售)——我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幼儿园中班,一个上小学四年级,我也是常常被他俩气炸。但其实,我会反思,我们小时候也有调皮的时候,无论长到了多少岁也有学不会某样东西的时候。所以,我平时会很快控制好情绪,孩子一下学不会那就先放一边,然后多鼓励孩子。大儿子现在9岁,一开始他写作文写得不好,但是我从不说打击他的话,都是鼓励他说‘没关系,你一定会一次比一次写得好的’,到现在他对写作文没有失去信心,反而有进步。
2.方法——寓教于乐。
杨先生(30岁,男,企业主管)——我的女儿刚满3岁,上个月开始上幼儿园,这个清明节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背古诗《清明》。上周五老师在学校就教过这首诗,但回来叫她背,只背得出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回家后我教了很多遍孩子都不会背。后面一家人外出踏青时,我就为她讲解,还放了些歌曲和动画给她看,让她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她很快就记住了。其实,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也需要方法。”
这两位家长的分享就很好,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与发展问题,“打击教育”“打击式语言”更像是一种家长没有教会孩子的发泄方式,对结果没有多少正向影响,反而如同“水滴石穿”一般长此以往将会起到强烈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的影响如果从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飞跃,将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后果不可预测。这不一定会表现在某些领域或心理的变化甚至扭曲,我相信没有哪位家长在发出教育信号之前希望看到这一结果。
因此,教育贵在引导,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应当是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耐心科学的,这样才是对教育结果负责任的体现。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与骨感的,要做到用上述教育方法进行引导绝非易事,对每一个人而言,“人生不易,生活残酷”这句话都适用,而且家长和老师受到个人综合素质、性格情绪、现实条件与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制约或束缚,自然无法都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这本身是一种矛盾的存在,我们希望矛盾尽可能多地得到化解,却又不得不正视矛盾与问题的普遍存在……
每个人无法决定成长的环境,也无法改变他人,就从自己奋起直追——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验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并对此深信不疑——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对自己失掉信心。所以,我们只需要努力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尽可能开心地做自己想做或不得不做的事情,让自己日臻完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个说得很对。发展不能只图快,还得追求质量,往往后者更为重要。比如我们在国与国之间从粗放型经济转为集约型经济,从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从落后的发展模式转为先进的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对发展质量的把关与提高,才有了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大国影响力。
在孩子的教育质量方面,如果能够常思常新,找到适合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的教育方式,并科学持久地加以引导,并在此过程中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那么这样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善于引导自己的父母或主要抚养者。反之,假如没有这样的条件,个人长大成人后也得坚强地勇敢地智慧地活下去才好,而不是怨怪父母、老师或他人,进一步得出“自强不息才是王道”的道理。
草莓发愤一席话,对酒当歌水岸花。天气预报阴转晴,苦中作乐绽芳华。
“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知道,所谓的恨是允许和正视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不要用社会的目光来攻击自己,更不要责怪自己。承认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接纳自己的缺点。关爱自己,与自己和解。平衡的家庭关系中,有爱也有恨,但都透过合理、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而不是藏在心中。”
没当过皇帝可以想想哲学——得到意味着失去,失去意味着得到。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不会少……当好皇帝夙兴夜寐会很累,当昏君荒淫无度、不理朝政会很废,这两者都不益于健康和长寿。我认为这是一个区分“小我”和“大我”的问题。
潇子雯:
打击教育会养出一个自卑的孩子,将来成年会处处不自信,比如我。
不同的孩子需要的教育方法不同,要因人而论而不能一概而论。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十分可怕的。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存在万能的方案,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与很多政策一样,都是需要随时调整的。
王立群教授说过,“所有人都是凡人,王侯将相也不过是能力杰出的凡人而已。”
一个人的成功未必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且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成功,而是成人。
成功其实不好界定的,有时候一个人既是成功者又是失败者。比如李世民,做皇帝是成功的,做儿子是失败的。至于做人倒是可以拥有具体的标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标准就可以算是一个常人的标准了。
这里探讨的是成功与否,而不是主观意愿如何。一个人为了照顾病危的亲人而放弃考试,从结果来说他就是没有通过考试,不论他有多不情愿。
我也不知道这个到底有没有定义,但是通常来说不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就算是个合格的人了。所以说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就可以,人无完人,既然不存在十全十美,是人就肯定有失败的地方。
对待朋友和战友方面,他们都不能算成功。人不完美才叫做人,有小脾气的人有时候也挺可爱的,完美无缺的人反倒让人无法亲近。皇帝也未必就成功,只是成功当上了皇帝而已。比如汉献帝,皇上当得有个什么劲?历朝历代的皇帝,除了康熙、乾隆等几个长寿的,一般也就活个三四十岁,荒唐纵欲,没几个身体好的。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有几个混蛋的,剩下的也都受到各种制约。皇帝娶个媳妇还要看其出身,清朝前期还要看民族。
实际上很多皇帝到最后都没孩子,历史上孩子最多的可能不是皇帝,是刘备自称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光儿子就有一百二十个。
再往下数好像就是宋徽宗了,结果儿子大部分都死在了北国,只有一个宋高宗活着却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列位看生那么多孩子有什么用。
没办法,现在育儿成本这么高,谁敢多生。
人类的快速进步也就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情,速度过快难免会造成问题的累积,需要慢慢调整。
按照现在这种发展速度,除非实现宇宙大开发,人类就会进入下一个大航海时代,否则就有可能走进“死胡同”里了。
没想到妹妹发布育儿方面的话题,走在前面好优秀,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生活的年代和平,总想给孩子增加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的耐挫力,在口头鼓励和表扬上更少,挑刺和指出毛病的做法更多,甚至进行打击式教育。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这位父亲的做法会让孩子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会有安全感缺失的内心感受。
心理学上的术语“依恋”,是指孩童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依恋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等的形成。依恋关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父母是否及时满足了孩子的生理需要,也不单纯决定于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短,最重要的是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质量。
有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有的人,童年都能为一生取暖。父亲对这个孩子的伤害,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依恋关系建立得好,这些孩子更有力量往外走,依靠自己努力和奋斗,因为每当他在外面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闭上眼想到自己爸爸妈妈的爱,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那是温暖的大靠山和港湾。
我们家长对孩子最容易做的事——强迫。强迫二字的表现方式非常之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肉体上的暴力体罚;精神上的蔑视、歧视、嫌弃、嘲讽、漠视;语言上的骂人、数落、呵斥,当然,还有唠叨。还有一种特殊的强迫,叫做“冷强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冷暴力”,比如跟孩子打冷战,摆臭脸,横眉冷对,等等。这些东西,打个包,在行为科学上都叫做强迫。
强迫的手法,可能短时间内收效很明显,孩子出于对家长这种害怕的心理——因为他们吃喝拉撒还需要家长关照,没办法只能服从于家长。
我觉得学习是终身的,家长不能太着急,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敏感期和心理特点也不同,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尊重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
当家长和做老师都该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待、悦纳。有时期望值太高,对孩子和自己都是折磨。咱就一普通人,生一普通娃,经常这样想想就好得多哩!
王侯将相的为父为母之道呢?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成功和成人的标准呢?如何算是成人——自我界定,父母界定,还是社会界定?常人与普通人怎么定义呢?怎样才算是成人呢?
诗少:
话题中说到的是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打击式教育是完全不可取的行为,除非孩子真正犯错了,可以适度实施。平常实施过多的话,会形成一种诟病,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童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所以作为家长务必要为孩子童年的时候留下一个自然的成长环境,把温馨的一面带给他。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方向,帮助孩子找到心灵想要到达的地方,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而不是以语言打击或肉体折磨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痛苦。如果这样做,不会让他们体会到雨后彩虹的美丽和化茧为蝶的美好,他们无法更轻松自在地面对生活。
为了孩子获得一片更美的天空,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价值观。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引导,一路上都是有风景的,希望我们能够平心静气地共同欣赏,哪怕风雨兼程,携一程风雪,希望能够竹杖芒鞋,一同走得更轻松一些。
三、后记
广大优秀的简友们,经历了一场曼妙的头脑风暴后,你是否有对其中的些许文字产生共鸣或有更加精彩的论述在脑海中灵光浮现,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域留下你的精彩观点和感受,同样欢迎优秀的你加入网文纵横公会之家,共同推进壹品创联建设发展,为简书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气和能量,让你我行走在文字江湖中充满力量。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