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自我的标签,打破观念的贫困。
去年读过《打破自我的标签》这本书,今日重新翻看,试着写点读后感。
这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陈虎平写的,他曾研究康德哲学、认知科学与演化论的哲学问题。
整本书从演化论的角度看人生和自我,是关于人生奋斗的理论分析,写给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有志青年,尤其是出身平凡但努力向上的年轻人。作者建议我们都要先接受家族和生活的现状,包括财富、地位、知识、行为模式、思维格局,与之和解,从这里出发,再一级级台阶向上。也许现状不算理想,但我们不逃避、不否认,要在此基础上努力前进。努力从不辜负,成长总能开掘。
先完成再完善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给自己贴上各种的标签,我天生没有运动细胞,我天生没有音乐细胞,我天生就害怕写作,所有的不会都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
但是你真的去试过吗?
前段时间身边有个原来自认为天生没有运动细胞的女生完成了半马,事后惊呼,做梦都不相信自己能完成半马。
在书中作者也提出首先打破僵固型心智,做深度练习,在一个方向上正向积累,就能收获伟大的果实。
还是以完成半马的这个女生为例,她之前甚至都没有跑过2KM,还担心跑步会伤膝盖会粗小腿等等。 在跑步初期老师给你一个为期4个月的训练计划,计划详细地安排了每周跑步的次数、公里数、配速,在4个月中她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次跑完后写感受,列出跑步的心律、步频、步幅等详细数据对比,感受螺旋式上升带来的自信。在去年11月份参加杭马和舟马时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
自我成长中还要克服一个多数人都有的问题——拖延症,拖延症的产生有各种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有完美主义和不会分解大目标。
完美主义者对目标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等所有最有利的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才开工,结果往往就是拖延了。
对于个人的成长,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解释了二八法则、10000小时理论、刻意学习等当下热度很高的话题,除了个人的积累成长外,作者多次提到贵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积累和家族积累的相互关系。
作者提倡的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报国行天下。
修身在科学自我观这章,作者数次强调运动对于改变日常行为和心理倾向的影响。
个人感受:看完这本书后很有紧迫感,看的过程中会让你血脉喷张,激动难以自抑。
正如作者对于时代的判断:
时代如飓风,潮流已转变
这是007不写就出局的第四篇作业,《打破自我的标签》看过两遍,但是书中关键术语很多,读得很艰难,对正本书的脉络理解的不清晰,这也导致这篇读后感逻辑很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