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七言绝句怎么样才能写得“绝”妙?| 学诗班讲稿

根据旁社学诗班微信群讲课实录整理。想参加学诗班的,简信私聊发给我你微信号,免费进群,一直免费。请先查看学员须知


话说已经讲了九讲了,今天是第十讲。新来群的朋友,请关注【旁社诗班讲稿】文集,从第一讲开始补补课。

今天我们讲绝句的写法。我们现在说起绝句,一般是特指唐代近体诗中的五言、七言绝句。

由于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所以很多人说绝句其实是从律诗“截取”两联而来的。

这种说法,从赏析的角度来说,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从绝句的起源的角度来谈,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绝句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五言四句、七言四句的形式,还比较成熟了。

也就是说,在唐代之前,就有绝句了,完全不是由律诗截取而来。

只不过,近体诗的绝句之前的绝句,在格律上没有明确的要求,不讲平仄规范,只讲四声相间,因为还没有平仄的概念。也就是说,与近体诗相比,格律不那么严谨。

等近体诗成型之后,人们把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以与格律严谨的近体诗的绝句相区别。后来也又称古绝为“小诗”的,比如王夫之的诗选评。

古绝属于古风的范畴,我们以后会有专题讲古风,到时候再详细说。

我们今天只讲近体诗的绝句。近体诗的绝句分七绝和五绝,今天我们重点讲七绝。

我们前面讲过近体诗中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和排律的特点,并且是用军队、刺客这样的比喻来说的。

记得当时我用的比喻是,七绝就是敢死队,快速出击,干一炮就撤。是一种短小精悍,且极具杀伤力的灵活体式。

七绝和七律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由于字数少了一半,容量顿减,从而不能像七律那样气定神闲地排兵布阵。

因此,七绝必须用非常少的语言,营造特殊的意境,来快速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见识。

这样,就形成了七绝特殊的一种表现方法。

昨天的作业,我出的题目是“诗的好处,在于意思”,其实就是引导大家思考,诗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诗的“意思”为什么能决定诗的“好处”?

私塾学员和群里的朋友非常积极,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了对诗的“意思”的看法。

为什么讲绝句之前,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对于绝句而言,比律诗更加突出地要求你表现“意思”。

我们读一首诗,说是一首好诗,大家仔细想过没有,你所谓的好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并不是格律严谨打动你,也不是个别字词的新奇打动你,也不是夸张、对偶等修辞打动你。

打动你的是诗人的情感,那一瞬间的同感,一瞬间的感动,一瞬间的领悟。

打动你的是诗人巧妙的构思,抓取的典型的生活场景,让你感到“竟然能这么想”的那种钦佩。

这两点,一个是思想情感,一个是表现手法。

我给大家提示思考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两方面。

大凡一首好诗,必须是思想情感的“有意思”,并且还有表现方法的有意思。这里说的表现方法,不是指修辞。

我给大家举个五绝的例子,七绝在这一点上也是一样的。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宋之问的《渡汉江》。

我们看,思想情感是什么?就是思乡。但这种思乡是有别于一般的思乡的,谁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当时宋之问是被贬江南,待了一年多,自己偷偷地逃回洛阳,在经过汉江的时候写的。

被贬期间,家里音信皆无。现在偷偷回来,快到家了。离家越近心里反而越发紧张。为什么会紧张?

因为作为一个罪臣,家人的情况真的是不了解,是不是受到迫害?是不是有人故去?这些情况,一概不知。

现在要到家了,这些问题马上会有答案了。

那么等待他的答案是什么?是好,还是坏?是吉,还是凶?越不确定,就越怕知道。

想知道答案,又怕知道答案,这种心理,非常微妙。如果不是宋之问写出来,我们平常人怎么会体会到?

所以,当宋之问见到迎面而来的家乡的人的时候,他非常想问,但又怕知道坏的答案,而不敢问。

我们看,这就是绝句。他的思想情感的“意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体验,有异于其他思乡的情感,所以让人感到“有意思”。

另外一层“有意思”,是表达方式的“有意思”。他没有直接说,也没有像我前面那么详细地论述,而仅仅抓取了一个小事来写,这个小事就是“不敢问来人”。

七绝和五绝,在体式和表达技巧上有区别,但在追求“有意思”这方面是一致的,并且比七律、七律都更加必须突出“意思”。因为你少了更多的烘托手段和机会,只能在“意思”上比律体下更大的功夫。

那么,绝句有异于律诗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呢?由于七绝和五绝还有不同,我们今天只讲七绝,下次讲五绝。

同样是表达思乡,如果用律体,就可以铺陈,在叙述、描写上通过重复、加强等手段来表现。

而绝句就不具有这种可能,所以只能选取突出的、典型的、有异于平常所见的事件、景物等来表现。

当然,这不表示律体不可以这么做,而是说绝句必须这么做。

同样,你看看你们写的思乡,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写得平淡无奇,倒是表现出思乡来了,但是由于主题表达平淡,主题显得老生常谈而没意思,表现手法平淡而读来也没意思。

这就是没有抓住写诗的章法。

这正是我要用最普通的主题来举例的原因。除了思乡,还有送别、还有相思。同样的主题,为什么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大相径庭?这些人之共情是平常的、并没有新意的主题,在表现手法追求“有意思”,才能写出好诗来。

现在,看七绝的写法。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可能不周延,供大家探讨。七绝的写法,大致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顺流而下式。

什么叫顺流而下?就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我经常用来做反面教材的那种写法。就是没有什么起伏,平直叙述,按顺序叙述,缺乏起承转合的变化。

但是,尽管我批判你,并不代表这么写就不能写好。也能写好,只要你能做到“有意思”,这种章法也是可以的。

我举例。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家看看,是不是顺着写下来的?

去年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就这么顺着写的。

但是为什么觉得好,而你顺着写就平淡呢?

还是在“意思”,大家体会一下。

再看李白一首。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崔护那首的“意思”,在于今年和去年的明显反差,写出了这种反差。

再看李白这首的“意思”在哪里?

李白这首也是顺着写的,第一句是时间,第二句是听说,后两句都是顺着下来。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牵挂”,牵挂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主题了。这首诗为什么好,好就好在表达上的“有意思”。

你看,他自己人不能到,人不能陪,而让明月带着自己的思念和牵挂,跟随友人一路而行,达到目的地。

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想象,因此显得“有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你顺着写,也行,但你要抓住特殊的情景,或者用独特的构思。如果没有这个能耐,那就千万别这么写,否则你只能写出平不塌的诗句来。

七绝的第二种写法,是倒梯形。

倒梯形的意思是,首联两句写大场景,概括写。而后两联,在大场景中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小场景、小事件,详细写一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前两句写船行之快,是概括,是总写。

那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显然就是抓取了一个具体的小事物、小事件。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总写给人全面的印象,而小事件的具体写给人突出的印象。

用突出的印象来触动你,也让诗显得有变化。

这种手法,我们其实读得多了,会很自然地其运用。比如写立春,先写两句大方面的景物,然后转到一个具体的事例上。你看看我们前那一段的作业《立春》,大部分都是这么写的。

你不是有意识这么写,而是读得多,找到的感觉,是一种无意识的运用。

再看一首。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李白的《望天门山》,大家看,是不是倒梯形?自己体会一下。

显然,前两句写大景物,后两句是写非常具体的事例了。

七绝的第三种写法,是四扇屏。

四扇屏,这个顾名思义,就是每句都是一块画屏,一个画屏一幅画,四幅画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密切。

我给大家看一首非常典型的。

就是杜甫那首,我搜一下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大家看看,一句一景,四个景物关联不大。

没有起承转合,也没有倒梯形,就是用力均衡的四幅画。

这种写法,其实很丑,你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在左看看、右看看,远看看、近看看,东张西望。

好在杜甫写景水平高,四幅画弄得漂亮,否则真是很笨的一种写法。

四扇屏的写法,后世的很多诗话作者,都表示无感,不怎么欣赏。

但杜甫这首为什么是名作?

第一是写景漂亮,第二,主要还是乾隆皇帝的特别推崇。

这种写法,严格地说,还在六朝古绝的范畴,不是近体诗绝句的写法。不主张大家学习,作为一般了解即可。

其实,顺着写、倒梯形和四扇屏,我本人都不主张大家作为练手的格式,一个是难度要求高,再一个缺乏绝句应有的曲折和张力,并不容易写得好,即便写好也并不怎么好。我们无法和这些大诗人比啊。

那么,绝句应该怎么写?怎么才能写书曲折和张力呢?

其实没别的,绝句比律诗少四句,如果说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呢,我以为不是截取两联,而可以理解为隔句各取一句。

明确地说,律诗是每联“起承转合”,而绝句则是每句“起承转合”。七绝如是,五绝也如是。

七绝与五绝不同的是,七绝的“转”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一首绝句能不能写得波澜壮阔,关键看第三句,就如同律体的第三联一样。

七绝的四句,前两句写景,其实有内在的“承转”的逻辑,并非两扇屏。后两句抒情,也有内在的“转合”的逻辑,也不是两扇屏。这样,两联之间,当然也不能看做两幅画,因为并不是孤立存在两幅画啊。

七绝往往怎么写呢?第一句,平起。

但绝句的起句的平起,并不能像律体那么平,要有点典型抓取的意识,就是要吃力一点。因为,律体尽量平,是有后来的补充空间,而绝句就缺乏这种余地,所以即便是平起,也要起得稍微狠一点。

七绝的第二句,承接第一句。由于起句并不是太平,所以第二句也要与其风格、体势接近,也不能太弱,用力要相当,或者更用力一点。

因此,我们看到的七绝的首联,往往就已经很有味道了。

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大家回忆一下七律的起句,就能体会到七绝首联的厚度。比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大家对比一下写景的力度。

那么第三句必须高高地架起来,像一门大炮的炮筒。你架起得越高,就能射击得越远。这是第三句的关键。

我们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个第三句就离开了首联的写景,远远地离开了。

那么第四句呢,就要狠狠落下。怎么算狠呢?这也和我们说的“意思”有关,你必须写出新奇的意思来。高射炮高高架起,远远地发射出去,狠狠地爆炸一下,才是好绝句。

劝你再喝一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的地,没有我的陪伴。

这种写法,好就好在构思上,而不是语言上。语言是很普通的嘛。

还有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正好和这句相反,也是落地有力,与众不同,出乎意外,又合情合理。

这些都是巧思,都是“有意思”的来源。

关键是第三句,所以我们会看到诗人们在第三句上下的功夫。

第三句往往会不使用平述的方法,而是在语言上制造波折。

语言上怎么样制造波折?

制造波折的方法,比如否定,比如假设,比如限定,比如疑问。

这些,都是改变你“顺着写”的思路,而来个大转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看这首,就是用的“假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是用的假设。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的这首《客中行》,又是假设。

为什么我们写的诗,就那么平呢?你不会用假设。假设,会制造出一种与现实相反、或有异的情景,从而形成跌宕的感觉。我们再找找用否定的。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否定。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否定。

“西出阳关无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也是否定,但把否定词用到第四句了。

用疑问来架设高射炮的例子,谁给举个例子?比如: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再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还一种方法就是用限定词,比如“只有”、“但见”、“只是”等等,这类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第四句,是不是限定?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看第三句,这个也是限定。

这些都是近体诗的七绝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手法。

但大家要记住,好诗,并非是因为使用了这些手法而好起来的,而还是因为写得“有意思”。

七绝这些手法,五绝能不能用呢?偶尔也用。为什么不能作为五言绝句的常规用法呢?因为五绝有五绝的独特写法。

五绝的独特写法有哪些,下回再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拜拜啦! 2018年,你好呀! 窗外那颗银杏树还是光秃秃的样子,一阵风出来,枝条僵硬的甩着,好似跳尬舞...
    蜗牛up666阅读 138评论 0 0
  • 小时后,看见狗狗碰到墙根或者树脚就会闻一闻,撒泡尿。问大人,就知道它是在确定自己的地盘。撒尿背后的气味的浓厚程度就...
    P的搬运工阅读 413评论 0 0
  • 在知乎看了一篇文章:问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答定期扔掉旧东西。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像模像样的开始收...
    麓沉阅读 49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