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XX家的小孩,每天看书看到12点,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你再看看你。”
“你说说你,我们帮你挑那么好的专业,你还在纠结个什么?”
“女孩子家家的,要出去拼什么,考个公务员或者进个事业单位不是挺好,以后小孩子生下来也有时间带啊。”
“你能不能不要再挑了,你就这样,都快29、30了,还要怎么挑。安安稳稳找个合适的相亲对象,就待在我们身边,以后也能帮你们带带什么的。”
上面的话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觉得与父母的代沟用“鸿沟”都不足以能形容。倘若你觉得如此就已经算是人生大不幸的话,接下来我要说的怕是只能用“悲惨”来形容了。
上次坐一个同学的车出去玩,过红绿灯的时候,一辆自行车横在车前面慢慢悠悠的踩着红灯过马路。同学一直按着喇叭,嘴巴里也嘟囔着开车人经常会说的话“你快点啊,红灯啊你。”其实,这都没有什么,无非也就是“路怒症”一族。可是,接下来,我这个同学说了一句话让他在我心中所有的“美好人设”瞬间倒塌的话。
“都40好几的人了,就混成这个样子,连个车都买不起,丢不丢脸。”
我当时整个脸瞬间就红白相间,脑门感觉跟冲了血一样,愤怒无语到极点。下车后,我跟我同学说“你当时是没有看见他自行车后面塑料麻袋里的一堆空瓶子吗?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在努力的生活?”
随后,留我同学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我并不是想要显摆我多么的“体贴”和“仁义”,我只是想要表现出对劳动者的一丝尊重。我不知道,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才会让一个高材生说出那样肤浅伤人的话,我只能说,他的父母逃不了干系。而灌输这样价值观的父母才会是最让人悲哀的父母。
公交车上有位妈妈,让自己的小孩横躺在双人座椅上,完全无视站在旁边颤颤巍巍的老人;
超市里有位爸爸,“教育”宝宝每次来超市都要把每个试吃的东西吃一遍;
红绿灯前,一位奶奶带着小孩闯着红灯在车流中穿梭;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最终,公交车上的宝宝多半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超市的小孩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闯红灯的小孩很大程度会闯一辈子红灯继而影响他的宝宝。除了这样的“身体力行”,还有好多好多的“言传”,让我们不得不无奈的渴求着改变。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会像这些人一样,一辈子在厂里面打工。”很多父母总是喜欢把外来打工人员当做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坏榜样”,于是,所谓的歧视外地人观念就这样由老及少,由少及小。当这样的观念变成一个城市的“特征”,无论是高学历的外来求职人员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将在歧视中生活,最终只能导致人才和劳动力流失,城市衰败。
我很害怕我自己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妈妈,我怕我每天只知道逼着我的孩子上辅导班、看书、学习,我怕我会收掉她所有的课外书和玩具,我怕我会把生活的不开心加在她的身上,我怕我只会比较和虚荣。我害怕的太多太多,而这样的事例却每天都在微博、微信上面发生。于是,我渴求改变,我想成为我孩子的朋友,我希望她能跟我分享她的心悸、初恋和初吻。
我希望我能每天回家给她一个拥抱,我希望每天能给她讲故事,从格林童话讲到上下五千年,我希望每天入睡前我们会道一句晚安,来一个亲吻;我会在周末的时候带她去郊外野营、爬山,我也会带她去画展、艺术节看更多的大师作品。
而我更希望的是,我能告诉她尊重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无论贫穷高贵;我会教会她选择自己的生活。如果那天我能给她美好无忧的生活,我希望她去往她想去的所有的地方,认识所有她想认识的人;如果我不能给她富有的生活,我也希望她能成为笑看人生起落的智者,不大喜、不大悲。我希望她能把生活过成故事,哪怕是10平米的出租屋都会被她布置成乐园,养上一只猫,种上一堆花,随心生活。
请不要把你们所谓的为你好的价值观强加给你们的儿女,在你们老之前,是她们能随心所欲生活的最好阶段。倘若他变成了自私、狡黠的人,要记住,80%是父母的错误。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形成完善的人格,才不会在别人困苦的时候落井下石,也不会在别人飞黄腾达的时候谄媚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