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持多年“良好的自我感觉”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广州出差,领导下班后请我吃饭,然后去珠江边逛了逛,在颜色绚烂的“小蛮腰”下,领导似乎不经意地挑起了“职业规划”的话题,问起我对工作的期望和计划。
对于这个问题,真是一言难尽。
我不是个没有计划的人,但对于人生这个大课题,我只有个很抽象的方向。
我一直回避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因为这个时间粒度太大,而人生总共才有多长?我不敢去规划未来几年的生活,似乎一规划,未来的可能性就消失了,它似乎变成了按部就班的程式,只需我们沿着路线走下去就行,不知为何,我特别害怕这种感觉。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排除“不愿”去规划这个因素,似乎我也“不知”如何去规划。
因为所有的预期,都来源于对当下的认知。
而我根本没有看清楚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积累去看清这个世界。
没有“内因”和“外因”的已知条件,哪怕我有再好的推理算法,也得不出可行解。
以前觉得自己这种“自由丰富”的生活状态很好,以为指导自己的“人生观”很健康——体验更多的生活可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不断有价值输出。
但这一次,我强烈地怀疑自己。
因为我发现这种模式下,自己进步和成长的速度太慢,格局太小,很快就会触碰到瓶颈,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走不出去。
于是在领导的提醒下,我重新去做了MBTI职业人格测试——INTJ
I——内向;N——直觉;T——思考;J——判断
百度一查,这类型人格竟然只占整体的1%,原来我是个奇葩,我今天才知道。
不论别人看我性格多么乐观活泼,在人群中可以很活跃,但本质上,我自己也很清楚,我是内向的,我是抗拒走出去的,对于人际交往是我相当谨慎,从我微信好友人数就可以看出来。(这点被领导吐槽地很厉害,我的好友数不到他的零头。)
所以我容易被自己困在一个非常小的圈子里,所有的积累都只能通过个体的经验来输入,这效率实在太低了。想要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我必须走出去,认识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另一方面,我要好好地梳理自己和我所在的这个社会。
梳理自己很简单,只要敢于面对自己,及时反思和总结就好了。
梳理这个社会需要些时间,也许先从通读历史开始吧,历史是最好的经验,也是看清这个世界最好的通路,我坚信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抽象出一种模式,所以历史总是在轮回,现实发生的绝大多数事件,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参照。
那么,也算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重新停下来,审视下自己内心和所处的环境,整理下思绪继续上路吧。
在2016年结束时,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一个更好的生活模式了呢?我们拭目以待。
2016/7/31 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