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方军老师的课程讲到设计知识产品时的四个要素:
- 完美的半成品
- 媒体特征
- 课程化
- 社群
聊聊它们引发的我的思考。
完美的半成品
这里的半成品,是指我们的知识产品,要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进来,要创造机制引发用户改变,而不是仅仅给出自己的观点或信息,像过去的填鸭式教学那样。
以我自己今年要打磨的 IT 职场成长产品为例,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分享自己的经验,分享我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在知乎 Live 、在 CSDN 等地方做分享,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走的是广播、灌输的老路子,后来我复盘自己的课程,发现在整个分享中,很少有互动环节,也缺乏引起用户思考的导入性话题,也没有给用户任务让用户付出努力,这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后来再分享的时候,我会设计一些问题,会在过程当中适当的节点停下来回应用户的疑问。
这是我的一点变化。当然现在也还把握不好,还需要结合方军老师提出的理念和工具来不断琢磨。
引入媒体的特征
媒体有两个可以借鉴到知识产品设计上的特点:
- 固定频率和期待
- 伴随
我的公众号“程序视界”在开始做的时候,考虑了固定频率这一点,每周一、三、六,早上 7:00 发布文章。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因为这会让用户也养成习惯,我知道这个时间点有东西会更新,会有一种期待。
一旦习惯养成,其实就有了伴随的感觉。这是固定频率带来的。
另外,要产生伴随感,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产品要符合用户的期待,跟用户一起成长。
前阵子有位和订阅号“程序视界”一起行走一年多的朋友给我提建议,说我有部分文章感觉是为写而写,不是很有深度,整体水准应该和一年前有比较大的进步才好。
这让我意识到这一点:伴随是和用户一起成长的过程。假如用户的眼光、见识、认知已经变化了,而我们还保持不变,那就会产生失步效应,我们的产品就不再能够伴随这部分用户成长。
但是具体怎么做,这里面却有一些现实的考虑:用户是分层的,要怎样满足不同用户追求的伴随感,需要仔细考量和设计。
课程化
我一开始做知乎 Live 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分享”,这周聊这个,那周聊那个,东一榔锤西一棒头。虽然我自己觉得做得都是有用的,但实际上不成体系,而且往往在一次 Live 中塞入许多信息、经验和观点,导致很多点讲不透,浮于表面。
如果改变一下,每次讲两三个点,讲细,讲深,多次组合起来,慢慢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形成一个体系,就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而且,用户也容易参与到每一次的Live中,每一次的Live也可以参考“完美的半成品”这一点来设计。
所以我后来在 CSDN 和 StuQ 做的时候,梳理出了课程化的第一个版本。自我感觉已经比最开始好了不少。
但是现在用方军老师讲到的几个要素来衡量,尤其是课程化这块的几个要点(有料、心中有用户、反复锤炼),还是差很远,还需要进一步迭代。所以我最近正在琢磨重构这个课程,希望能让它变得更好,真正有价值。
社群
这是对我个人来讲最难操作的一部分,但确实是很有必要的。我还不知道怎么了运营社群,只知道社群能给作为知识产品生产者的自己带来下面的帮助:
- 产品验证
- 反馈收集,迭代产品
- 建立信任,促进粘性
- 知识产品的二次创造和传播
至于怎么做,我还在学习,先不说了。
小结
一开始我以为知识经济没什么门槛,想做就做了,后来发现,进来容易,要想做好,可真是难上加难,不比我原来做研发和管理简单。不过好在还有一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指导我,关键的是,如何能够把这些方法、工具真的实践起来,运用到自己的知识产品设计中来,这是一大挑战。
如何应用,进而引发改变,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这是我在训练营每次上课之后不断琢磨的事情。我的这种行为,其实说明了方军老师的课程引发了我的改变。我接下来要做的是,怎样用学到的这些东西,锤炼我的知识产品,引发用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