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姐儿说 」
孩子蹦蹦跳跳的,说明他健康快乐,谁不期望有个这样的孩子呢?
但是,如果他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管做什么都如此活跃,那还真是令人头疼。有时候,也难免怀疑:这孩子不会是有多动症吧!
要知道,轻率地把孩子划分到“多动症”的行列,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大部分孩子的“多动”并不能构成医学上的“多动症”。
如果不是“多动症”,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好动呢?怎样做才能有效改善这个现象呢?
对此,不不妈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吧!
如果你也愿意分享你的育儿秘籍,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love@yifumu.com.cn
文|不不妈妈
编辑| 小康
漫画| 超人爸爸 西米
我们从孩子一路成长到为人父母的,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早已忘记了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所以孩子一有点“异样”,我们就很容易草木皆兵,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有一次,我带不不去看医生,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他妈妈对医生说:“我家孩子总没法集中注意力,老师说上课小动作太多,而且老跟别人讲话,已经影响其他同学了,可能有多动症!”
我目睹了他们整个就医过程,没有观察到那孩子有多好动,但他的确在不停地讲话,但是他所讲的内容在我看来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
他说了关于太空的话题,我记得有一句是说“奥特曼和蜘蛛侠他们约好的,造一艘飞船,飞到太空,把那里的兔子救回来……。”
遗憾的是,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得到回应。他的妈妈自顾自地与医生交流,还时不时地跟医生证明,“你看,每天讲这些乱七八糟的。”
这个孩子是否患有医学上定义的多动症我无法评判。
但根据我的观察,他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父母对他的关注太少。他的倾诉欲没有得到满足,不停地讲话只是想获得关注而已。
显然这位妈妈没有注意到这点,对孩子讲话的内容也置若罔闻,甚至接受了老师对孩子的怀疑,轻率的给孩子贴上了多动症的标签。
如果这位妈妈从一开始就能够及时的给予孩子回应,并从孩子讲的话中发现他的兴趣点,可能就是另一番境地了。
比如多带他看一些关于太空的绘本,或者参加一些科学博物馆的活动等。
关于儿童多动症,我向来是持怀疑态度的。我觉得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很正常的表现。
家长没必要为此焦虑,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四五岁正是撒泼耍混,“人来疯”的年纪,要是孩子在这个年纪每天安安静静的,不动也不闹,我反而会担心,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
当然,医学上确实有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它的学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心理行为疾病,主要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
统计显示学龄前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为3%到7%,所以绝大多数孩子的类似表现根本够不成多动症。
所以当你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筋疲力尽时,不要随意得出“多动症”的结论。
请深思一下,你是真的怀疑孩子有这种医学上的缺陷,还是只想让他适当安静一点,做事情能够专注一点而发出的情绪宣泄呢?我想应该是第二种居多吧!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收起自己的情绪,不要急着怀疑孩子有毛病,要帮助并引导孩子逐步提高专注力。
比如你可以做到以下两点。
①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强调要换位思考。但到了跟孩子相处时,却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占据权威之地,事事指导孩子,生怕他走错一步路。
但事实是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对孩子的过度干扰,破坏了他本来就有限的注意力。
我们大多都做过这样的事:当孩子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时,这件事在我们看来或许是不务正业的。
比如玩泥巴,但是我们不管不顾地冲了过去,一把拉起孩子并就他喊“别玩儿了,太脏了,赶紧把手洗干净去。”
你看,孩子本来挺专注的,却被我们这样生拉硬拽地破坏了。
我想很多家长也经常会好心办坏事。比如孩子正专心玩儿玩具呢,可是你突然想起来,今儿孩子没吃水果。
于是你又冲过去了,“来来来,先别玩儿了,快把这水果吃了,妈妈都给你切好了。”
我们一边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一边又不停地打断孩子,分散他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有限,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干扰,所以我们的好心很可能帮了倒忙。
所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关键在于不要过多地打扰孩子。
我一直都在努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真正去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陪跑者和观察者,给予孩子支持,而不是事事干预。
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形容那些对孩子过度干预的父母,叫“直升机型父母”,因为他们总是盘旋在孩子上空,随时准备俯冲下来,解救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跟随父母的指示,飘来飘去,没空发展自己的注意力了。
其次,让孩子的外部的客观物质环境要尽量简洁。放置的物品也要简单,不要哪儿哪儿都是重点。
比如你今天想让他玩儿手指画,就不要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车啊,积木啊,都放在他旁边,这样他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分散。
②帮助孩子修炼强大的内功心法
在孩子控制力还比较弱的时候,家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过滤掉外部的干扰。
但再好的剑术如果没有内功心法的支撑,也终是有形无神。最重要的还是要锻炼孩子由内而外自发的专注能力。
修炼内功的秘诀就是“玩游戏”,孩子对游戏基本上是零抵抗力的,他们不会根据一件事情有没有价值来决定是否专注去做。
因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大都源于有趣,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把任务游戏化。
比如我喜欢给不不玩儿乐高,我会想一个小游戏,比如跟她说:“宝贝,妈妈今天很开心,妈妈的乐乐出来了(乐乐是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中小人),你帮妈妈一起给她造个大房子好吗?”
她会很开心地答应我,但是造房子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她无法独立完成,所以我会帮助她把这个任务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小目标。
比如搭一个围墙,一个有窗户的房间,一个屋顶等,这样由简入繁,游戏就可以顺利玩下去。
每完成一项小目标,我都会及时地给予她鼓励,她自己也认真地投入到这个过程中,非常专注。
日常中的许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投入进去,当他真正自发地专注于一件事情时,就会自然的屏蔽掉外界干扰,这比环境因素重要得多。
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次一次的让孩子专注于当前的小任务,孩子的专注力才能练出来。
慢慢地,他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这才是由内而外的培养专注力的根本方法。
切记,我们与孩子是同行的,永远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指责他们。
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要学会稍安勿躁,只有找出根本原因并对症下药,加以积极引导,才能更孩子成长得更好!
在育儿的路上,我们要学的比孩子更多,首先要让孩子成为孩子,然后再引导孩子成长为大人。
- 版权声明 -
壹父母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投稿邮箱 -
love@yifum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