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圣诞节,西安交大杨宝德自杀的事情,过去快一个月了,但是,很多人的心里肯定都是不能平静下来的,心痛的感觉挥之不散。
为什么帮老师做杂务这件事,就能让一个名校博士生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比较片面不一定全对,但是让自己孤苦伶仃的父母到老来承受这样的不幸,就是这个不孝的博士造成的。
反观我们当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挫折教育是不是更加不可或缺的?
虽然导师不像导师,倒像是他卖身为奴的主人,对他呼来喝去,挡酒、陪吃饭、帮浇花、打扫卫生、拎包、陪逛超市、装窗帘……
哪怕极不情愿,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他也不敢对导师说个“不”字。
可是,类似的事情职场上并不少见,有些时候甚至还要残酷得多,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师傅手把手教授手艺的行当更是常见。
去一个新的单位,都是需要多付出,多多和人沟通交流费时间,才能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的。
只是,当导师的言行都已经对杨宝德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如此巨大的困扰时,他真的别无选择,只能求死吗?
首先,他可以申请换导师啊,他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读博。很多年轻的孩子,尤其家庭贫困的,看清实际,尽早就业,避免时时向家中伸手要钱生活,不失为一条最简单夜最有效的出路吧。
从2015年到2017年,西安交大每年都有几十个博转硕的研究生。
如果他想出国,但是家庭经济又不支持,除了争取公派留学名额,他还可以尝试自己去申请全额奖学金,不一定必须要导师推荐才行吧。
总之,要想改变痛苦的现状,他完全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努力、尝试,然而,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从来没有采取过任何积极的行动。
直到自己再也承受不了,又看不到被救赎的希望,就一死了之。
坦白说,对于他的死,导师固然有责任,但根本症结还是在于他自己,是他让自己陷在一个万劫不复的死局里。
只会一根筋地想问题,是死穴,这其实也是很多思想狭隘父母的言传身教的死穴。。书读得再好也是白搭一样。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要思考的是,究竟该怎样来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心里有“孝”字,也就能顾及到别人,也就能避免一门心思的钻牛角尖出不来。
在之前中青报的报道中,一位杨宝德的亲戚说了句扎心的话,他说,丧失了儿子的杨家,从人上人又跌落到最下面。。。难以想象,他的父母应该现在是多么的后悔,宁愿他未读书少识字,只要儿子能健康的活着,活着。。。我们想起来都扎心的痛,何况父母。
对父母的孝,哪怕暂时无以为报,好好的活着,也不失是对父母的孝顺。
第二件事情是一年前我的一个病号告诉我的。是她的高中同班同学。
她们当地的中学是在南阳都很有名气的中学,一个县级中学,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高三学生都有上十个,名牌大学的也不少。
所以周边县市的很多家长会找关系把孩子弄过来读书,以期望金榜题名。
对河南这个高考大省来说,这样的升学率就意味着学业压力更大,竞争更残酷。
我的病号叫小静,和我说起他们的同学满是感伤。
高三那一年,不堪学业压力大,她的同学,一个家里寄于厚望的小姑娘从教学楼四楼跳下。
送医院抢救后高位截瘫,七年了,父母在日日夜夜守护着,照顾着。
这几年怎么熬过来的,中间的难过,心酸,后悔,千般滋味。
毕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没有几个人能承受的了。
不孝的选择,软弱的逃避,造成了父母一辈子的负担和悔恨。
她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意气风发的奋斗在各自的岗位和家庭中,而她。。。
而这样的一幕,在全国的高考前夕,时有耳闻,让我们做父母的心痛的无法呼吸
可是,人生真的只有一个独木桥可走吗?人生的选择真的从来都是“别无选择”吗?
不是的,这个世上,只有不想选择,没有不能选择。
不读书,不高考,我们也能生活下去。
每一个人都是哭着出生,人生就是一个自我成长,自我磨练,奉献社会和家庭的过程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想的更多的是:这些极端的孩子们,你的孤苦伶仃的老父亲老母亲,你留下的伤,谁来安慰?
他们辛辛苦苦养你这些年,不指望你养老送终,但也不要这样,在他们饱经风霜的心头插上一把拔不出来的刀子,慢慢滴血而卒吧
他们的不幸,罪魁祸首就是你自己的一己之私。有这样的不孝儿女,是父母的大不幸。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云不转风转:又比如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真正决定人生质量和成败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名牌大学,不是学历文凭,不是考上分数,孩子,都不是。
每一个父母,希望看到的都是健康的,阳光的孩子。
思路决定出路,性格决定命运。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改变不了的,交给命运,要么忍,要么走。
百善孝为先,百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