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大都喜欢独处为什么?
前段时间有人说,“给两个亿,请陈道明和葛优参加某真人秀节目都不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方面说明某些演员或者艺术家,对于角色或者工作环境以及公众影响力,很有选择性,或者说,喜欢独处,喜欢独自修炼。不喜欢参加很“热闹”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不喜欢通过真人秀的方式增加人气。
聪明人都喜欢独处,都杜绝“无用社交”。孙道明和葛优是这样,还有很多聪明人也都是这样。
据说孙道明没事就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自己看书。宁缺毋滥,绝不会因为“无聊”去接受邀请参加自己认为“无用社交”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
而葛优也是没事从来不参加“无用社交”,一些很多人趋之若鹜的“热闹”活动很少见到他。而冯小刚的年年的贺岁片几乎他是“永恒不变的男主角”。因为冯导的水平和作品,几乎是个顶个的被认可和受欢迎。
冯小刚也是喜欢独处的聪明人。有人问他为何不参加浙江卫视的《演员的诞生》,为何不去做评委。他笑着回答:“我怕袁立撕我。”他参加过类似活动,但是极少。因为他直言不讳,对“同行”直言“你不说实话……”自己也不愿意参加。
因为聪明人不喜欢纷扰与浮华,不喜欢吹吹拍拍、蝇营狗苟。他们喜欢清静和独立思考,他们需要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滤去浮华”,是这些人的共性和“通病”。
聪明人,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无用社交”上,他们的内心里对生活的安排都是不虚度,每一时每一处每件事,都要做对人对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也可以不利己却利人。只要自己做的有价值有意义,就好。
独处,可读书、可写作、可钻研,可创新,可静静做一件事。独处,可冷静,可反思,可顿悟。“忍得孤独、耐得寂寞、坐住板凳”,才能有自我觉悟和自省内察,才能自我纠偏和修正,不断自我才能真正提高。
聪明的人大多内敛,不张扬,不矫饰,不做作。不媚不俗,不哗众取宠,心理沉稳,做事踏实。
我原来有个邻居,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他大学毕业后一边参加工作一边学习准备考研,后来干脆直接把工作辞了专心学习。从来不参加“同学会”等等,不参加任何“无用社交”。后来果然考研了。毕业后在单位也是顶梁柱。
“无用社交”害人不浅。最近看新闻,有什么“姐妹团”、“网红团”……五花八门,聚来聚去,出现很多“意外”。有的居然妻离子散的。夫妇都是“公众人物”,孩子又小。父母和孩子都要承受被“丑闻曝光”的网络暴力和“乌云覆盖”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什么人往往会难免受到影响。不要说什么事你做了,什么事你没做。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现在网络时代,什么都可以“设计”和“制作”。你知道身边哪个“闺蜜”或者“好哥们”,上面赔笑脸脚下使绊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聪明的人都会独处,都会远离喧嚣远离是非,不会跟可能“消耗”自己的人接触和交往。远离可能带来“是非”的环境和人,也就远离了“授人以柄”的机会。不参加“无用社交”,安安静静的独处,自我学习和修炼,必然是聪明之举。
有人采访《甄嬛传》导演郑小龙,问他对他甄嬛的扮演者孙俪怎么看,他说:
“孙俪平时没什么朋友,她觉得跟谁都需要正常的距离。她之所以成功,都源于她拍戏非常努力,非常用功。跟我们一起吃饭,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饭。都是吃几口提前走:‘导演,我得先走了,回去背词。’结果,每一次我感觉明天这场戏挺难的,往往她都能给你惊喜!”
孙俪的丈夫邓超在被采访时也说:“她生活中没什么朋友。拍戏非常认真、非常努力。”他们是在拍《幸福像花儿一样》相识和结缘的。
像孙俪这样的聪明人,就是喜欢独处的人,杜绝“无效社交”的人。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大智若愚,不会耍小聪明。所以他们知道,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伪和矫饰。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工作也是一样,你独处修炼自己,努力在“功课”上,那么工作回报你的一定是你想得到的。聪明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都不做“无用社交”。
大浪淘沙,沉淀是金。真正聪明的人,都喜欢独处,都喜欢沉淀自己。都杜绝“无用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