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mmer is gong」,我更喜欢电影《八月》的这个英文译名,会想起「Gone with the wind」,飘一样的诗意。悠长夏日,时光逝去,时代剧变在季节更迭中到来,晌午蝉声起伏,安稳着众多慌乱不安的心。
看了电影,知道它拿到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奖是有道理的,它太符合金马的口味。王童,杨德昌,侯孝贤,《八月》有这几位台湾本土电影代表导演的作品风格和影子,用固定长镜头式的旁观态度,记录时代的喜怒哀乐。
在追求视觉刺激的快餐式电影浪潮下,《八月》沉下心的慢讲述让我喜欢,不晓得有多久没在电影院里看到这么不迎合大众观影节奏的作品了。它的格调,是一篇没有强烈情感的散文诗,有克制的自由,和压抑的丰沛情感。这样,好像更能从群体而不是个人的角度,感应那个时代的脉搏。
十二岁的赵小雷,总带着一双与年龄不符的世事与我无关的老灵魂双眼,观察周围的人。瘦小,弱势,无力,少话,永远挂在脖子上的双截棍是他心中的强者梦。每个小孩大概都曾把小混混当成精神偶像吧,想象着如他们一样,闯荡江湖快意恩仇。
小孩子的世界,没有走投无路的苦闷人生,他们看到大人的种种表现,只是看到,无法感知,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成了最好的摄影机,在无意识中记录下一段段影像。多年后倒带,有点模糊有点断裂,长大的小孩把记忆当作胶片,修复,放映,成了时代的纪录片。尽管已褪色,但长大的小孩忽然感知到自己走过了怎样一个时代,那个剧变对父辈来说是怎样一种挑战。
家庭成员一一到位,一张全家福记录下每个人的样子。剧变没有那么可怕,跨过去,黑白的人生化为彩色。不知如何表达,简单一句"挺好的"便成为最佳注解。
想起李健在节目里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日记里的细节,关于爱,也关于时代,也是淡如《八月》的英文译名,summer is gong。说人淡如菊,跳脱出来看,沧海变化的世界,也淡如菊。侯孝贤的电影《恋恋风尘》最后的画面,长长的空镜头,田地上,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