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今日阅读《精进》第一章
文章字数:2002字
预计用时:3.5分钟
复盘内容:对待时间的三种策略
1.处理“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间的冲突
2.明智地选择时间的投注对象
3.让工作和生活具有韵律
让未来现在就来
人们在规划较为遥远的未来时,倾向于提出较为抽象的目标,侧重于目标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如:要成为经济学家;要成为高效能人士;实现财务自由;在思考较近期的未来时,则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执行方案,如怎么通过期末考试,怎么做好工作方案。这两种思维方式出于本能,有好处,但存在缺陷,因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可能并不一致。如果一个学生的目标是成为经济学家,那么就应该花更多时间在经济原理的学习、经济问题的思考和科研论文写作,是否要门门课拿高分,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何解决两种未来视角间的不一致呢?作者提出了两个策略:
1.将远期未来的目标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对远期目标,不要把它当做未来的自己要做的事。未来并不遥远,正在一分一秒地向我们走来;未来的自己也是自己。想实现远期目标的话,就要关注“如何做”,从现在就思考如何靠近,如何实现,规划前进的阶梯。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抄近道”行为,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人们都可能贪图一时的便利偷懒、拖延或转而做当下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这些做法都是在主动放弃锻炼的机会,浪费时间。正确的做法是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挑选“难一点”的事情做。
好钢用在刀刃上
合理利用时间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但在工作中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在私人时间里可以做的事也不断丰富着。那么,把时间投注在什么事情上才算合理利用时间呢?
答案:在必要的休息和休闲时间外,将时间投注在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上。
评估事件的价值,可以以“收益值”和“半衰期”两个维度进行。
收益值,是指这件事在现在的自己带来的收益大小,精神、心智层面的可以,物质、身体层面的也可以。
半衰期,是指对自己的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
显然,最好的时间投入方式是做长半衰期、高收益值的事,比如阅读一本经典图书,学习有益的思维技巧,与牛人进行一场深刻的谈话;次一点是做长半衰期、低收益值的事,如学习一项技能,阅读一段英文。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短半衰期的事。
如果一件事是长半衰期的,低收益值也没关系。因为每天的收益可以累加。李笑来老师和成甲老师都提到过指数模型在个人学习成长领域中的重要运用。很多事对人们的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算数相加,而是呈现指数化的递增。尽管在前期进步会比较缓慢,但一旦越过临界值,就会高速增长。
让生活有快有慢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其实是有所提升的,而且当代人的闲暇也比过去多了很多,但人们主观感受却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该做的永远做不完,并为此忧心忡忡,自责不已,而这种情绪本事也在耗费时间。
这是种不健康的循环,人们应当主动跳出来,跳出方式就是策略性地让自己慢下来。
1.每天给自己安排冥想的时间。冥想可以增强自控力,恢复精力,帮助自己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提升效能。
2.区分该快速解决和该深思熟虑的事。工作和生活并不该以同一种速度快速前进,而是像一曲乐章一样有快有慢。在处理日常邮件、家务、生活琐事时,应该积累一定的技巧,极快地做完;在思考职业选择、课题研究或是投资方向等事情上,就要仔细考虑,深度酝酿,尽力做出最好的选择。
3.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务爱好。当人们主动、专注地投入在一件事中,内心的满足感会非常高,也符合“长半衰期”的标准,这种休闲方式(或者说时间利用方式)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不是刷微博、追网剧可同日而语的。而且,在业余时间里培养爱好,可能逐渐将其培养为另一项技能,为自己带来精神层面外的收获。
小结一下:
1.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2.评价事件的价值,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
3.把握做事的节奏,区分事情的“快”、“慢”属性,提升时间利用深度。
我的感想:
1.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间的不一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问题,但很少有人想过解决,或是禁不住近期的便利、诱惑,失了意志力。我在很久之前就读过,类似“主动选择更难一点儿的事”的行动准则,但只在很少的时候做到了。我们应当清楚,放弃的,不只是一次报告,一场考试,或是几个待背的单词,更是锻炼的机会,知识的习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2.收益值和半衰期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事件的可执行性,也可以用来衡量知识的可学习性。我们应该学习长半衰期的知识,如成甲老师提到的“临界知识”,或刘传老师提到的“元知识”,少碰当下大热的“热知识”。
3.明确了“生活应当有节奏和韵律”的概念,以后就不会一边腹诽一边慢腾腾地做讨厌的事情,或是假装无视一味拖延了。对付这种事情,应该快速解决战斗,不让它继续影响心情,降低效能。至于业务爱好,我还蛮多的,画画,健身,唱歌,做菜,做手工,有时候还想学乐器呢。我的问题应该不是选择业务爱好,而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把业务爱好踢打自己满意的水平,然后一边享受,一边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