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不仅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频繁,诸侯国内部的矛盾也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卿大夫与公室之间政治斗争。斗争的结果使得各国的公室不同程度地衰落了,卿大夫逐渐掌握了国家的政权。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实并不是某一件事,而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三家’不断瓜分晋国王室所掌握的地盘,等到晋国被瓜分干净了以后,自然就彻底分家了。
要想说明白这件事,还得从当年晋国强大那会儿说起。晋国是春秋争霸战争的主角之一,晋楚两国之间的斗争构成春秋时代的主旋律。在两国争霸战争的后期,将楚国的军队分为三军,分别由异姓的士大夫掌握。三军轮流出征,消耗楚军的力量。
据说晋国初代国君的父亲,就是那位建立周朝的周武王。而他的母亲,则是姜太公的女儿。因为背景关系强大,晋国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
相比晋国,秦国的先祖还在给周王室养马,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真正有了秦这个封号;楚国那会儿虽然有了国号,但是在南方,一直被大家视作是不入流的蛮夷。
可以说,晋国的开局,真的是抓到了一手好牌。但是,开局好不代表结局就好,起点高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晋国传了近三百年以后,终于遇到了第一场大危机。
晋昭侯即位后,将曲沃地区分给了他的叔叔姬成师。曲沃地区指的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曲沃县地区。别看今天曲沃只是一个县,但在周朝那会儿,这可是个相当富饶的地方。而且晋国虽然强大,但其实地盘也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大。当时的晋国,地盘大概也就只有三分之二个山西省那么大而已。所以能分走一个县以及其周边地区的话,那绝对算是相当强大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
晋昭侯这一脉,和曲沃那一脉,开始了残酷的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四代人的时间。最后晋昭侯他叔叔那一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夺得了晋国的大权。
在取得晋国的最高权力之后不久,晋武公也挂了,晋献公上位之后,想到当年自家夺权的不易,很担心以后再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晋献公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把晋国所有的宗室公子,全部诛杀!
客观来说,晋献公想出的这个损招,其实也是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后来晋国宗室内部,确实没再出现过宗室内战的情况。所有晋国的公子,成年之后想的不是如何能够荣华富贵,而是如何保命。后来晋文公即位后,虽然带领晋国成功称霸,但晋国杀公子的这个传统,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这个制度,也是晋国能够在春秋时代称霸上百年的重要保障。毕竟只要内部没有内战了,想要对外发展,自然要容易很多。但是,这个方法,也有其致命的弊端。一个国家,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你把晋国的公子都杀了,工作谁来做?所以没办法,这些工作只能由那些异姓大家族来承担。晋献公在位时,挑了十几个大家族,担任晋国国君的助手。后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晋国国君的助手,就只能从这十几个家族里面选。
而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时间里,这些家族开始越来越强大,成了一把晋国的双刃剑。最开始的时候,晋国比较强大,一直在往上走,这把剑就可以保护晋国。但到了春秋末期的时候,随着晋国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向外扩张,
渐渐地,晋国国君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少,这些大家族的权力越来越多。在春秋后期,原本十几个大家族,渐渐只剩下了四个大家族。
晋国内部只剩下了智、韩、赵、魏四家。这四家当中,以智家实力最强。此时智家的家主,名叫智伯瑶。他不仅是智家的家主,同时也是这时晋国国君的首席助手。
为了吞并另外三家,智家想出了一个招。智伯瑶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让晋国再次伟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每家都应该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一万户人口,交还给晋国王室
另外三家也不傻,自然明白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交还给晋国王室,听起来似乎很公平。但问题是,当时智家是晋国的首席执政,把土地和人口还给王室,就等于是交到了智家的手里。但是,如果不交,好像也不行。毕竟此时智伯瑶是在代表晋国王室和他们要人要地,如果他们不给,智家就有了打他们的名义。所以,韩家首先答应了,然后魏家也答应了。
当然,智家也不傻。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自己一家上,肯定要把韩家和魏家也给拉上。韩、魏两家虽然不愿意,但是碍于智家占据大义,而且最强大,所以只能跟随。最关键的是,韩、魏两家其实也想在赵家身上,分一杯羹。
在三家的合力进攻下,赵家寡不敌众,很快就彻底退回了晋阳城(今太原)。赵家退守晋阳之后,发现晋阳城内的补给特别的足,完全可以打个两三年。所以赵家当即下令,坚守城池,绝不出战。
有一天,智家的家主智伯瑶在城外转悠的时候,忽然就心生一计,想要以晋水淹了晋阳城。这个法子果然奏效,晋阳城内很快就被淹没,损失惨重。到了这一步,赵家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活路,智家已是胜券在握。
但坏就坏在,人最得意的时候,往往嘴就没有把门的。智伯瑶看到城内的情况后,不由为自己的计策而得意。
韩家和魏家的家主一琢磨,发现不光是赵家城外有条河,自家的城外也有一条河。这回头灭了赵家以后,智家回头再给自己也玩这么一手,自己还有活路吗?恰好在这个时候,城内的赵家派出人来,接触这两家的家主。大致意思和两位家主担心的一样:如果我们被智家灭了,你们还能有活路吗?
智伯瑶大概打死都想不到,自己随口一说的话,会让韩、魏两家彻底反水。因为没有想到,智伯瑶也没有任何后手,防备这两家的反水。所以当三家达成协议之后,这一日,智伯瑶正在睡觉的时候,三家就打了过来。
最后,智伯瑶被活捉,智家军队彻底溃败。没了家主的领导,又没了精锐军队,智家自然挡不住三家的围攻。不久之后,智家地盘被三家彻底瓜分,智家也被三家灭族。
晋阳围城结束,智家被灭,三家把持晋国大权。
三家派遣使者前往洛阳,要求周天子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此时已经势微,索性便直接封三家为诸侯。
三家瓜分了晋国最后一点土地,晋国就此灭亡。从这个时间顺序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晋阳之战,到三家正式成为诸侯,中间其实相隔了50年的时间。到晋国灭亡,更是相隔了七十多年的时间。在晋阳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三家就已经占据了晋国的大半土地。这些土地犬牙交错,彼此之间都有飞地。
所以在接下来的七十年时间里,三家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瓜分晋国,另一方面就是相互之间交换地盘,尽量让自己的地盘能够更加抱团。
总得来说,三家分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三家不断瓜分晋国,又不断交换地盘,经历了无数的斗争,最后才有了韩、赵、魏这三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