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对宝物的来历,就不得不提到家书中所记载的一段尘封千年的往事。那是一个五千年前的故事。
我家玄祖乃轩辕黄帝座下一品大匠,官衔弓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造弓部部长。
当年黄帝亲率大军征战蚩尤,不料蚩尤八十一兄弟个个铜头铁臂刀斧难伤,他们作为前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黄帝大军九战九败,形势危如累卵!
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我家玄祖挺身而出,联手时任铸箭部部长的师妹,两人日夜不休踏遍三山五湖,终于集齐天地间阴阳五行奇珍,在短短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按照师门秘籍最后一页所载的一篇本不应存在于人世间的无上禁忌秘法,成功铸成神弓仙箭。
家书秘史记载,“弓箭出炉之时,一道锐气直透苍穹,刹时间白昼转黑,竟是连太阳都吓得躲了起来!”
此外还有外人所不知道的是,神弓仙箭作为不应现世的禁忌杀器,秘法开篇第一句就写着“欲炼此弓,必当折寿”,因为其锻造法门乃是强夺天地之力造化之功,所以施为之人必遭天道反噬,轻则斩落寿元重则当即死亡。
可怜我祖与师妹,为了天下苍生,一开始就抱着必死之心。待得弓箭铸成,两人已双双青丝成白头,在大好的青春里阳寿将尽。
师兄妹俩在几十天的密切合作中已经暗生情愫,现在既已寿命无多,彼此心意日常眼神确认,是打算在战争结束后退隐山林,找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相守相依静度余生。
我祖拒绝了封赏并提出携师妹归隐林泉的请求,黄帝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但为了表彰我祖功绩,特将弓与长二字相合,赐姓为张,并赐石磨一方,赐祖师妹石坛一只。
不了解的年轻人也许会觉得这奖赏太轻了,实则大不然。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还没有太牢猪牛羊这种铺张浪费的三牲祭祀之礼,铜鼎,石磨,石坛,就是黄帝祭祀天地的礼之重器。鼎煮饭,石磨豆花,坛打辣椒面,三器相合就是豆花饭,代表了黄帝祭祀天地的最高礼仪!
后来由此还导致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结果,就是豆花的做法竟渐渐失传。
一直过了两千多年到了西汉,淮南王刘安编撰《淮南子》的时候手下一位门人查阅古书,才又无意间在一本不起眼的无名古籍中看到豆花的做法。
刘安组织王府厨师几经试验,终于让这一美味重现人间。
鼎,磨,坛本为一体,黄帝总共命工匠打造了三套,一套用来祭祀天地,一套用于御膳房,还有一套作为收藏品。
黄帝将收藏品这套一分为三,自己留下了鼎,后世口口相传的黄帝宝鼎早期正是专指这一只,而赐下的磨与坛作为君臣遇合的信物,凡张姓子孙,持此二信物中任一件,可免除大逆谋篡之外的死罪,若有朝一日子孙中有人想入世为官,可凭此信物上朝面圣。这就是后世丹书铁券的原型。
此外这对石磨石坛还有更深的一层寓意,那就是黄帝祝愿张家繁荣昌盛世世代代都有豆花饭吃。
玄祖背着石磨,祖师妹抱着石坛,两人高高兴兴地踏出了城门,最后回头望了望雄伟的帝都,从此将向着远方的青山前行,浪迹江湖,拥有爱情。
他们从朝阳走到晚霞,忽然从道旁闪出一道黑影挡住了去路,待玄祖看清来人相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此人满脸的刀疤及癞疮,竟已完全分不清是人是鬼,玄祖立即侧身护住师妹,并小心问道,
“壮士是何人,何故挡住前方去路?”“吾乃魔神义子蚩盐,今日特取尔二人性命为父报仇。”来人沙哑地说。
原来蚩尤兵败后,兄弟部下死的死降的降,惟有一义子好似人间蒸发般不见了踪影,谁能想到他竟然自己弄坏了脸,又吞炭烫坏了嗓音,隐姓埋名,靠乞讨为生,潜伏于都城门口只待黄帝出巡之时伺机行刺。
他没能等到黄帝,却等到了玄祖二人出城,城门守卫见了我祖,说,“这不是神威无敌张大人吗,您铸造神箭助我皇斩杀蚩尤安定社稷,您是万民的大恩人啦!”蚩盐在一旁听得真切,于是当即计上心来,杀不了黄帝,先杀了造弓的罪魁祸首解恨。
他尾随我祖出了城,一直到日落黄昏荒郊僻野四下无人,眼看时机终于成熟了。
我祖为了保护师妹逃脱只身对敌抡起磨盘与蚩盐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只是那蚩盐久经沙场力大无穷,我祖终是力竭不敌和磨盘一起被打落山崖,祖师妹不知所踪。玄祖跌落山崖后竟侥幸未死,被一位采药的哑姑救起,又悉心照料了三月才渐渐康复,只是一条腿由于落地时被石磨所砸落下残疾。
玄祖康复后想出谷寻访师妹的下落,怎奈此时已是行动不便,加之哑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于是便与哑姑成了亲。
两人一起度过了三年愉快的时光,农闲时节玄祖母就出去采药,玄祖就待在屋里,一边回忆过去,一边写下那些从前故事。
直到三年后某一天玄祖看书时寿限忽至。玄祖走的时候他的儿子才两岁,又过了十六年亚祖长大了,他在整理父亲手记的时候发现父亲还有心愿未了,在征得母亲的支持后亚祖走出山谷四处游历,寻访师姑的下落。有一天他路过一座荒坡下的小土庵时腹中饥渴难耐,便进庵讨水喝。
一进门院中一个石坛映入眼帘,亚祖顿时心有所感,只觉一股巨大莫名的伤痛悲天恻地地袭来,让亚祖止不住泪流满面。他急步闯入庵堂,已顾不得腹中饥渴,便向庵主问及石坛的来历。
原来大约十九年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满头白发的女子昏倒在了庵门口,怀里抱着一个石坛,除此以外身无别物。第二天早晨庵主开门看见将她救起,女子一连高烧七日不退,后来康复了就记不得以前的事了。
女子的身体也似有隐疾,明明正值青春,却像是步入了暮年,白发如雪,举止迟缓。庵主见她可怜就收留了她。
女子平日里帮忙扫院浇菜,空闲时候就呆坐在院里对着这个石坛若有所思,时而默默流泪,庵主问她为何流泪,女子说自己也不明白。这样过了三年。三年后的一个傍晚,女子如往常一般望着石坛发呆,突然大笑数声,叫了两声师兄,继而站起,一边想去抱起石坛,可她当时身体已经愈发衰微,平日里连提个木桶都吃力,怎生抱得动。女子只好蹲下搂着石坛,嘴里不停地叫着师兄,只是从开始的笑声变成了哭声。
庵主在堂中见到如此情景,心中大惑,便起身出门询问,刚走出几步,女子却又一下没了动静,庵主心下愈觉奇异,便快步走到跟前,连叫几声女子却无丝毫回应,庵主伸手去扶,女子一动不动,不想竟已气绝矣。亚祖问明具体时日,那天正是父亲仙逝之日。 庵主带着亚祖来到庵后,荒草间一座孤坟静立。亚祖祭拜完师姑,在庵中歇息了三日,然后带着石坛踏上了回家的路。石磨石坛终于又成了一对,从此再也没分开。世事变幻沧海桑田,轩辕弓轩辕箭后来成了陈塘关镇关之宝,再后来就失去了下落,也许是被李靖悄悄带到天界了。
黄帝宝鼎在历代战乱中你争我夺,最后也不知所踪。
张家家书也在我年轻时候家中突发的一场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只有这对石磨石坛,还静静矗立在世间,历经千年而不朽。
每当月圆之夜,偶尔还能听到它们发出一阵阵奇异的响声,像恋人的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