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时,经常会有一种特别无助的感觉,这种无助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次沙龙结束后,碰到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妈妈,这位妈妈对于教育孩子也有困惑,孩子已经上大学了,这位妈妈说:“杨老师,好不容易碰到你,我对孩子的现状很无助,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帮助孩子,如果爸爸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就好了,他可以帮助到孩子,如果我走进课堂学习,我的孩子已经大了,也帮不了孩子,学习了也没用”。杨老师说:“你在说什么呢?你说的这些话,说完后有没有让自己感觉特别无助?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好玩的事,刚才你说的这些话,好像你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实际上,你似乎什么都没做,只是在诉说自己的无助”。
这位妈妈的自我评价,也就是一种限制性信念,无形之中给自己划了一个边界,划出一个空间,这就是自己的活动范围,似乎一直在努力,但就是突破不了给自己划定的圈圈,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一样,本来是为了防止妖魔鬼怪伤害唐僧,但同时也限制了唐僧的活动范围。这种限制性信念,让我们知道,只有呆在这个圈圈里,我们才是安全的。
杨老师讲述了自己大学时的一件事情。大一的时候,学校里会有交谊舞活动,杨老师本来是会跳舞的,虽然内心里也非常渴望能跟某一位女生跳上一曲,但就是不敢。面对一位女生的邀请,杨老师竟然鬼使神差地说出“不会”二字,令自己懊悔不已,杨老师被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束缚住了。
我们要学会检索大脑中的某些信念,是不是对事物的某些评判,让我们活在自己的限制性信念里。脑袋里正确或者不正确的想法,构成了一种限制性信念,限制了活动范围。限制性信念对我们遇到的人或者事会产生评判,想法是正确的,评判就是正确的,能够保护自己。想法是错误的,评判就是错误的,导致自己的活动范围、生存空间、成长空间变的狭窄。
孩子也是一样,很多孩子都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虽然物质空间大家都是一样的,但精神活动的范围是各有差别的。同一位老师在讲课,这位老师知识渊博,讲授的知识异常丰富,但是台下的学生,能接收多少知识都不一样,有的孩子能够完全接收到知识,有的孩子接收到一部分。有的孩子尽管听了一节课,但是什么也没学到,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就是他的限制性信念,这种信念让他做出的评判,然后构成他整个精神活动的生存和生长空间,决定他能接收到多少知识。
一位妈妈来参加沙龙活动,需要偷偷摸摸地来,因为她的儿子不同意她来参加这种活动,孩子认为参加沙龙的人都有问题,妈妈来了,也会变成有问题的人。
他会评判这些东西,孩子在学校里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他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旦老师说的话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不学这个老师的课,他就会评判,这个老师有问题。譬如,他认为数学老师表情严肃,是冷血动物,语文老师讲课太差,英语老师发音不准,化学老师曾经批评过他,只有物理老师还行,比较喜欢,那么这个孩子在学校里的生存空间就比较狭窄,数学知识、语文知识、英语知识、化学知识对他来说都无缘了,他的学习空间只有物理知识这么一点。
这个孩子跟其他人一样,他物质世界的生存范围很大,哪都能去,但是,精神世界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非常地狭小,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成长空间是有限的。这样的孩子想帮他,会很困难,他会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很难走出去的圈子里,他在里边不打开,你是没法进去的,很难接近,我们能看到他的痛苦,想帮他,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怎样做就可以解除痛苦了。但是他会划一条线,我们的帮助送不到他的精神空间里去。
我们一开始接触这样的孩子,所有的善意都会被评判,他感受到的都是虚伪,假惺惺的,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在一个被挑剔、指责、评判的环境里长大的,一定有人对他很苛刻,用限制性的信念不停地挑剔他,他对人的态度来自他生长中的经验,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精神活动空间、生存空间、成长空间极其狭小,如果把人的精神世界用物质世界做比喻的话,中国这么大,这个孩子只能在他所在的城市生活,外边的世界跟他没有关系,他也不会走出去,他认为走到外边,如果坐高铁,高铁会出轨,坐飞机,飞机会坠毁,开车会出车祸,所有可行的方式都会被他否决掉,他给自己划了一个圈子,被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困在一座孤城里。
孩子这种信念跟道德没有关系,他内心渴望爱,渴望阳光雨露,对知识也有渴望,道德层面没有问题。经验层面上,知道了世界是这样,人是这样的,他的活动空间就这么大,走出去会很痛苦,外面的阳光雨露,跟他没啥关系,在他的评价圈外边的知识,好的人生智慧,跟他没有关系。
导致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无法获得更多的,不是外在世界的匮乏,而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各种限制,我们要从这样的空间里边,固有的评价体系里,尝试着重新构建新的信念,不让旧的东西限制我们,突破旧有的这些限制性信念,创造更多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