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开销:
3.21 初读115
3.22 一遍听课 70分
3.30 二遍听课 15:35—16:55 80分
3.30 总结输出 17:50—18:45 55分
总计:320分 5.3小时
四个收获:
一、读书与读人
作者在谈到理想化辩论必须满足的三个条:
1、去情绪化2、不进行预先判断,先接受对方的前提假设。3、共情、同理心。
我发现这三点同对咨询师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心理咨询师同样要求我们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要做到以上三点,否则一个咨询很难获得很好的效果。自己还是在能力迁移方面出现问题,可以用在咨询上,为什么不能用在阅读上呢,这里正好提醒自己思考。
作者在这里列举了很多状况:
我们发现自己也会攻击一本书、会穷追猛打,辩不过也会继续反对,把自己的偏见讲得理直气壮。
看到这些语句直接就乐了,觉得啊,读书跟读人真是一回事啊!以后用读人的方式去读书岂不很有意思,书是人写的,在读书的过程去体味作者的性格特征、情感表达方式、思维认知高度等等那不就其乐无穷了吗!!
其实读书就是在跟作者交流,只是自己之前不懂得其中的规律、原则、技巧,同时如作者在本章最后所说人们读书经常浮在表面,因此才不能有更多收获。那今天学到了这些原则和技巧,不断用在阅读中,相信会有更多发现。
二、关于推论过程
这种清晰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让人一目了然。同时我也深深知道,我自己还不会用。从来没有如此深入细致地去使用这样的模式更谈不上分析了,这就是逻辑吧,估计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尤其那个推论过程,里面还有很多东西要挖掘。无论是从前提到结论,还是结论先行。我目前只能说,啊,我了解了,这是第一步,接下来继续学习!
三、关于教练的描述
永澄的关于教练的描述让我很感兴趣:
教练是掌握所有的方法、所有的理论,并知道实践,还知道方法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哪个点是关键点,他还根据这个关键点拥有相应的方法,教练方法极具简单,却极具针对性,这就是教练的精准性,整理出简单方法让大家落地,说明自己不仅是理论家还是实践家。
自己其实也在做类似教练的工作,我更愿意称呼它为陪伴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到适当的支持。尤其在心理咨询领域,触碰的都是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更警惕自己不要越界。永澄表述的理论、方法、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其中重点,这也是自己需要不断精进的部分。学习阅读也是其中一部分,打通其中共通的部分,在基础基本技能上打下深厚基础,有多深就打多深!越深越好!
四、结构结构
虽然落下几章没有学,但这本书学到这里可以有个阶段性小结了,基本把整个分析阅读三个阶段有了大体了解,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大体了解。整体上看这15个原则,让自己在阅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框架,这是很棒的感觉。在整体上去分析把握一本书工具有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实操训练了。
三个感受
1、 融会贯通
第一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很奇特,把自己过往知识、经验不仅进行了关联,有的还甚至可以去重新梳理过往知识,这种迁移的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看到提升理解力,提升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太棒了,还要继续死磕自己的弱项,直至全面贯通。
2、 必须实践
学到这里,特别的感受就是,立即要去实践,用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以及先关联的打通的领域,包括自己的咨询和培训。
3、 意义何在
当看到作者在反复提醒,任何学习都要回顾问自己:这究竟有没有意义。我在这里也在问自己这次阅读学习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今后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不断拷问自己的过程,其实不仅是聚焦,也是让自己不断精进的过程。
二个改变
1、 改变阅读认知结构,明白分析阅读的规则,可以去做了
2、 贯通阅读与咨询,读书与读人的共通之处
下一步行动
立即运用到自己的阅读中去,接下来有几十本书需要处理。从检视阅读开始到分析阅读,逐步去实践。
听课笔记:
1、了解不等于同意 这是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的问题
2、偏见 就是你的预先评断。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大家要特别注意偏见,高水对决一定要注意注意,放下自己的偏见。分析阅读更是不要带偏见。《学会提问》翻译几个字理解出现偏差,全文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3、 4种评论方法:你的知识不足;你的知识有错误;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永澄:这在讲论点的正确性和论证的完备性。也就是话术,必备工具,具有一针见血的奇效。
教练是掌握所有的方法、所有的理论,并知道实践,还知道方法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哪个点是关键点,他还根据这个关键点拥有相应的方法,教练方法极具简单,却极具针对性。案例1:三姿慧教碧落倒立。案例二:健身教练,你做动作做到什么位置就好;案例三:自己经验。成长教练立即解决。这就是教练的精准性,整理出简单方法让大家落地。说明自己不仅是理论家还是实践家。
4 前提到结论之间的图
5、这件事有意义吗?
搞自我管理的人每做一件事都要去问的。
6、最后强调:
1)具备分析阅读能力是一个理性化的阅读,不见得每次用
2)提醒不要浮在表面,一个读的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
最后感受:
1、读这章学会沟通方法
2、永澄:结构化批评方式
结论先行、上下对应、分类清晰、排序逻辑
用四个问题提问
1)事情的结论是什么
2)观点有具体内容在支撑吗?
3)分类清楚吗?
4)案例之间关系是逻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