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几个小故事:
1、小A谈了个男朋友,对她百依百顺,工资卡上交给她,每天陪着,就算男友出差,也会和她视频俩小时,天天嘘寒问暖,小A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赶到。外人无不羡慕小A找了个好男人,但是小A没多久就和男友提出分手。理由是男友对自己太好了,而且也不相信他会一直这么好。
2、小B和男友恋爱过程中,总是在怀疑男友出轨,用各种作的行为来验证男友是否爱她,比如凌晨的时候让男友去给她带一份冰激凌,一次又一次问他会不会出轨,总是爱查男友手机,男友手机换密码了会觉得他出轨了,一次又一次闹,直到后来男友终于受不了,提出分手,而小B说:“看吧,我就说他不可靠,真的是这样。”
3、小C有个特别体贴温柔的女朋友小S,两个人相处也很愉快,但是小A一直嫌弃小S学历太低,但是她温柔体贴挺讨人喜欢,于是就一直在一起。后来小C公司来了个新职员小Z,学历高,气质好,工作能力也强,慢慢的小C喜欢上了小Z,于是又和小Z恋爱。但是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被S和Z知道了,质问他选谁,C支支吾吾,都舍不得,内心痛苦,觉得她们的优点全部集中一人身上就好了。最终S和Z都离去。
上面三个故事,其实生活中很容易见到,不论男女。而这些,有可能是一个原因导致——缺爱。因为缺爱,渴望得到爱,但反而爱而不得。
那缺爱的人会有些什么表现呢?
自卑、不能坦诚地爱和接受爱
在故事1中,小A因为缺爱,其实是在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不配得到别人细心的照料,虽然渴望爱,但是当别人接近的时候,又会很排斥,无法享受真爱,在幻想中构建了很多爱情的蓝图,但是在现实中就怂了,不敢爱,害怕受到伤害。对于自己依赖别人和别人依赖自己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有抗拒心理。
敏感多疑、内心脆弱
缺爱的人总是表现的很坚强,用坚强的外壳伪装自己,他们会关心别人,但是却不允许别人看到他们的泪。而在恋爱中,觉得爱人是唯一可以打开心扉的人,但是内心敏感多疑,总是害怕恋人的抛弃,不相信被爱,用反复考验对方的方式来验证对方是不是忠诚,结果是导致了爱人的疲惫,就像故事2中的小B一样。
过度寻求安全感,囤积欲
在故事3中,我们不能说每个脚踏两只船的人都是因为缺爱。缺爱的人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对于恋人也总是希望恋人能够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C有了一个温柔体贴的女朋友,他觉得还不够,或者害怕自己会被这个女友抛弃,所以为自己找了个退路,再去谈一个,这样就算分了,还会有一个人等他,但是爱情永远容不得杂质,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还有一类人明知求而不得,在别人身上找不到安全感,会转向物欲方面,囤积欲会比较强,在物品或者金钱中找安全感。
孤独感强烈
努力去迎合别人、取悦别人,去获得他人的认同,在不同的场合变化成不同的人,与他人关系再亲密,再健谈,仍然感觉孤独。网上有句话这么说——“与他人之间好像有层看不见的膜隔着。”自己走不出,别人也进不来。
缺爱的人总是在寻找爱。然而,一个人越是缺乏什么,便越渴望什么,反过来会加剧这种状态。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延续幸福的能力也越强,而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会重蹈上辈的悲剧。塞德希在《稀缺》一书中说道:贫穷和匮乏,会让人视野狭隘,看不到除了你所缺乏的目标以外的东西,如果人的整个生活只是为了钱或者爱而运转,反过来会加剧贫穷和缺爱。
缺爱的人总是希望找一个救星伴侣,通过伴侣的爱弥补内心的空缺,但是,你要明白,你为什么会缺爱,你缺的不是爱情,而是亲情,父母之爱。是小时候父母的爱不够,或者忽视太多,或者是控制太多,或者批评太多,再者甚至是虐待。
亲子的依恋类型会对我们一生的恋爱模式产生影响,而这种依恋,从我们是婴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下面看一看依恋的分类。
一个叫Mary Ainsworth的人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然后重聚,观察他们的反应:
大约有60%的婴儿,在父母离开时觉得不开心,等父母一回来就开始找父母,并顺利地被父母安抚,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得极度抓狂、崩溃,当父母回来时,却不愿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怀抱,表现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的安抚,另一方面又想惩罚父母的离开的矛盾表现,这些孩子被叫做焦虑—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后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出不高兴或者有压力,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会主动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有的会把注意力转向玩地面上的小东西,这些孩子被叫做回避型(avoidant)。
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地拒绝孩子的需求,甚至批评。这个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成人亲密关系的依恋类型:
A、和他人靠近,让我觉得不舒服;让我完全信任他们很难,我也不能允许自己依赖他们。当任何人离我太近的时候,我都会紧张。而通常的情况下,别人都希望我能用“让我感到舒服的距离”更贴近他们,他们希望我能和他们更亲密。
B、让我和别人亲近相对来说还挺容易。我愿意依赖别人,也愿意被别人依赖,我不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也不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C、我发现其他人往往不愿意像我希望的那样,和我那么亲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不是真的爱我,不是真的想和我待在一起。我希望和我的伴侣非常紧密,但有时这反而就把别人吓跑了。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我们童年时所处的环境及遭遇,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恋爱及婚姻。近年来,“原生家庭”这四个字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公众号的文章里,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不安全感和缺爱会对我们的感情生活产生困扰,从小就形成的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一个“安全型”的对象,但是这种“不安全”到“安全”的变化反而会导致缺爱者的手足无措,会感觉不安,造成上述情感问题。而且由于“不安全”者一直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他们不懂得如何正常生活,总会下意识的回归以往的生活模式,也会下意识找能让他们继续“不安全”的人作为伴侣,这也是为什么家庭悲剧很容易一代代“遗传”的原因,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女生为什么成为“渣男收割机”。
为什么要谈及这个,目的不是为了让你指责父母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造成了不安全因素,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我们生活糟糕的根本原因,自我剖析,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
童年影响固然很大,但是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人,从猿发展成为现在的人,人类历史的进步,绝对不只是坐等自然选择而得到的选择,人类有巨大的潜能,我们的主观能动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越渴望爱,越缺乏爱。如何去打破这恶性循环,去迎来真正属于我们的光明呢?
首先,你要认清一个现实,你缺爱,但是要放下弥补心态,不要想着要弥补爱,更不要用伴侣的爱去填充你所缺失的这部分。缺爱的人,缺的是父母的爱,但是爱人给你的只能是爱人的爱,他们不可能又扮演你的父母还扮演你的爱人,总把他们当成父母一样去索取爱,这种亲密关系的建立会有很大的弊端。只有当把心态放平,内心不再想着弥补,不再想着索取,这样才迈入了正常关系的第一步。放下这种弥补心态,就意味着要承认损失——缺失爱的损失。接受我们回不到过去,不会有一个人让你重新回到童年时代让你享受着父母的完美的爱,要接受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一切的现实,不要期望着有一个伴侣充当“救世主”将自己解救出来,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你所需求的“安全感”是一种病态的,几乎不会有人可以满足,除了自己可以解救自己。人是向前看的,总是让过去的事影响自己,会错过更多的爱。
其次,学会爱自己。取悦别人之前先学会如何取悦自己,在爱情里不卑微,感受被爱。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获得爱。缺爱的人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渴望有人能够让自己开心,但是如果想得到爱,首先是爱自己,肯定自己,珍惜自己。一个在原生家庭里缺少被爱的人,会无意识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会下意识地迎合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陈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么说:越缺乏,越在意;越在意,越争取;越争取,越失去。如何爱自己?停止自责,肯定自我的价值;耐心呵护自己,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上,让阳光驻进,远离一些不好的人,保持情绪的稳定开朗;爱自己,意味着爱自己的一切,连同缺点,缺点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完善自我;爱自己,还意味着大大方方的享受被爱,不退缩。
再次,学会爱他人。童年缺爱,长大之后总是想去得到更多的爱,可是不论获得多少爱,总是不相信,于是索取更多的爱来验证对方是否爱自己。但是没有人能够无原则无限制地包容一个人永远。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学会爱他人,他人有了你爱的回馈之后会付出更多爱。缺爱的问题本质在于自己的内心,而不在于别人能够给予多少,不要让你一味的索取爱而伤害了真正爱你的人。爱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目的性的,学会爱他人,可能不是每份爱都会有回馈,也可能不会很快回馈,但是学会爱,会让你收获更多朋友,生活有更多美好,充满更多阳光,更加快乐。不要惧怕依赖,你可以放心依赖别人,别人依赖你也不要有压力,一切都是自然进行的。
想要改变缺乏爱,不是一朝一夕的,因为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有信心去克服它,能改变这一切的只有自己,将不幸的源泉转为幸福的开始也只能靠自己。缺少爱的人的内心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你要相信这个小小孩终会长大,长成一个健康快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