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10岁了,在内务方面,她会经常随手放东西,看到家里乱糟糟,我经常会用要求、命令的语气让她把东西收拾好,但总是遭到拒绝,基本上以吵架或者发脾气结束对话。昨天回到家,女儿又把书包和水壶往客厅一扔,我说了几次:到家要把东西收拾好哦!水壶装了饮料,要洗干净。客厅是公共区域,请把东西拿走。她特别不耐烦,说“我现在不想收拾”,不然就是“知道啦!你很烦。”她对我的话语似乎产生了免疫或者强烈抵触。
经过学习,我开始用一种请求的语气,表达希望对方协助的方式。我看见她的小内仍在盆里,没有洗的打算,就对她表达说:宝贝,我看到你的小内还在盆里,要是你可以把它洗一下,那我进卫生间的心情就太舒爽了,能不能拜托你洗一下啊!女儿边笑着说,“那你可以不进这个卫生间啊!”边准备开始洗小内了。一次的成功让我备受鼓舞,想在其他方面也尝试一下,结果他很快恢复了“我现在不想做”的应答模式。是啊!我只是在请求她的合作,并没有强制,她完全有选择配合或者拒绝配合。
既然是孩子领地范围,做与不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只能决定自己怎么做。以前,我会边帮她收拾,边唠叨说教,现在我决定彻底放下,守住边界。这样的划清界限后,我就会给自己松绑,放下操控,心就没有这么累。
女儿的书桌已经乱了很多天了,我说过几次,她都无动于衷,我又不愿意帮她收拾,只好彻底闭嘴,不再提起。一天晚上,我准备去陪她聊天睡觉,走进她的房间,发现她正在把书桌上的书放进书架,我立即表现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哇!看到你开始收拾乱糟糟的书桌,我那心里的压抑好像顿时减了一层,有一种舒爽的感觉啊!”她不说话,继续手里的活。“那我也先去收拾一下东西!”我说着退出她的房间,过了一会,她过来说:“妈妈,你来看一下我的战果。”过去一看,她的书桌干净整洁,所有书都放进了书柜,我又大大欣赏了一番:“你的收纳能力杠杠滴!”我看见她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后来,女儿和我说,书柜很快也会被整理得很整齐的,她本打算这半年就这样不收拾,等搬进新房再收拾的。我很庆幸,自己在收拾东西这件事上,不再与女儿纠缠,不再时时刻刻带着期望和操控的心理,没想到,当我彻底放下之后,女儿送了一份大礼。
点 评
文中描述的场景,妈妈和孩子为了衣物的清洗,房间的内务整理而发生冲突,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上演的戏码。即使当我们划清界限,清晰的知道孩子的领地,然而做到不去干涉,对于操惯了心的妈妈来说真是相当不易。对于孩子内衣清洗,房间整理这样的事情,妈妈死守界限,忍住不说,是要对自己下一份狠心去忍住脱口而出的冲动和平日的惯性模式,如果没有对自己深厚的觉察和有意识修炼,做到这点着实不易。然而,当我们能做到带着觉察守住界限不去干涉,就真的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