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次课因为高一年级有事,所以给大家放了两个视频,一个是马伯庸先生关于星座的讲座,事关天文;一个是金一南教授关于中国精神的讲座,事关人文。算是一个插曲吧,高一没有听过的学生可以复制下来自己看。
今天,咱们重点讲天文。
“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盈”指的是满,指的是月亮。每月十五满月为“盈”,又叫“望”,就是指日月相望之义。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夕阳还没落山,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黄,相对而望,蔚为壮丽。 我们还知道,“晦”,夜空黯淡,月光完全消失,是阴历的三十,最后一天。到了初一,月光复苏,又有一线光明,叫做“朔”,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
“昃”,是日西斜,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正午的时候位置最高。一过午时就叫昃。
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们的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
为什么呢?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这是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中国的天文学不同于西方的天文学,有自己的特色。日月是最容易观察的,同时也是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体。原因之一,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距离有38万公里。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
根据月亮盈亏变化的一个周期来纪日,称之为太阴历,简称阴历。根据太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以太阳为主呢,还是以月亮为主呢?
中国不是阴历,也不是阴历。农业社会靠阴历会死人的,你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和收割,差10天半个月就完蛋了,阴历和阳历相差是一个月以上,怎么可能靠阴历。
阳历,最典型的就是今天用的,最早罗马制定,一直在进步。
阴历,伊斯兰历,只看月相,一年12个月,不管太阳,于是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30多年就少一年,每个月可能出现在任何季节,我们说伊斯兰创立1400多年,他们会说伊斯兰创立已经1450年了(没计算,随口说的),话说我就好奇,这伊斯兰信徒说他活了60岁,到底是阳历的58岁呢还是60呢?
阴阳历,就是中国的历法,非常复杂,但是他用阴历月来记日子,用阳历的节气来生产。我们一般管他叫夏历,就是夏朝制定的(后来经常修改),但是节气最早在尚书尧典就出现了,也就是夏之前就有节气了,当然那会比较简单,只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关键点,其他20个节气是后来出现而且是平分的(但地球运行不是匀速的,所以那20个节气有误差),就算有误差也就一两天,所以搞农业生产是没有问题的。
历法的问题很专业,我只是简单一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研究。
“辰宿列张”,出自《淮南子》。《淮南子》一书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及其门客共同编著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淮南子》中有“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的记述。
广义的“辰”是星体的总称,俗称星辰。狭义的“辰”是北辰,指北斗七星而言。咱们夸一个人,往往会说他是“泰山北斗”,北斗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么重要呢?
在动物界,要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一是时间,第二是方位,任何一个动物,如果觅食的时间错误,只有饿死的结局,如果迷失方向,只能困死,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如何能够确定?在上古时代,人类是没有太多的参考体系的,白天的参考只有太阳,晚上的参考就比较多了,上古时代的人们视力比现在要好的多的多,平均都是5.0以上,天空的能见度也比现在好太多,所以夜晚天空的星星就成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但是肉眼可见的天上的星星有大概7000颗,过去的人们不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还会自转,这些星星就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不断的变化,如何能够确定他们的位置,找出其中的规律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
经过历代先民的努力,他们发现了一颗永远不变的星星,这颗星在地球地轴的北轴端上,这颗星的名字,我现在把他叫做北极星,它正好处在与地球自转轴的中心位置重合,这就保障了地球自转的时候,这个颗星星的位置永远不变。有了这颗星作为固定的参照物,满天星斗都可以依照它的位置进行系统排列。
但是这颗星的亮度很低,肉眼很难发现,所以要确定它的位置就得找参照物,而通过北斗星就可以找到北极星。
北极星,在我们文化中也叫紫微星,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为什么紫薇大帝为什么那么重要了。
有了北极星的参照,中国先民还把星空分成了三垣二十八星宿。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相传作于战国时代的《鶡冠子·环流》也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东。”可见战国时,人们就已利用北斗星指向东南西北,以确定春夏秋冬。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日月在天空中运行往复,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星辰闪烁张布,各按自己的位置,
陈列散布在辽阔的天空。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说的是气候的变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经,《易经》里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秋收冬藏”四个字出自《荀子.王制》,全句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此处只言秋冬,是省略。
中国天文学上有九州分野的概念。大禹治水确定九州,并铸了九鼎,以永定九州。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什么是“州”,看甲骨文的“州”
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
一个州的地理气候相对一致,人文也相趋一致,对于后来周朝后期,以及春秋战国,乃至现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两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四季的气候
总是冬夏交替,寒来暑往
地里的庄稼,
总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我说过中国的历法是太阳历和太阴历混合在一起使用的。中国是以农业为本、以农为主的国家。务农的根本是五五弄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时。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司天监,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的变化。
月球自转一周平均是二十九天多一点。这样加起来是三百五十四天。按照太阳历算是三百六十五天,中间差了十一天,这就是“闰余”,“闰”的本义就是多余。上古时代天子朝宗庙,各月均有定位,只有多出来的闰月无所事事,故居而不出。所以“闰”字是王在门之中。
一年相差十一天,三年相差了三十三天,多出一个月。这样,历法与物候节律不相符,累积十七年以后,六月就要下大雪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是每隔三年加多一个月出来,加出的这个月叫“闰月”,加月之年叫做“闰年”。平均有十二个月,闰年就有十三个月。多出的这个月加在哪里呢?就加在有节没气的那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中有十二个节,十二个气 ,平均每个月是一节一气。“节”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气。咱们现在阴历九月中,寒露是节,霜降是气。
阳历也要设闰,阳历三百六十五天为一个自然年,但一个回归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又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多出来的五个多小时,四年就累计到二十四小时了,多出一天,也必须设闰将其消化掉。因此,阳历每四年一闰,将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这样平年的二月有二十八天,闰年的二月有二十九天。
“闰余成岁”的“岁”与“年”是两个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的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一个自然年。“岁”表示从某一个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
“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的轨迹叫太岁,马伯庸讲过了,所以不再细说,史书上记载事情就是:岁在某某。
闰的问题解决了,历法和四季在理论上解决了,但是实践中怎么能够配在一起呢?这就要用“律吕”来校正和调整了。律吕是定音调用的律管和吕管。
据说,黄帝时代,用十二根紫竹管,最长的九村,最短的四寸六分。按照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则长短不一,留有四十五度的斜口,插到土里面。紫竹管是掏空的,里面灌满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品质最轻,将它们埋藏在西北的阴山脚下,用布幔遮蔽起来,外面再筑室,以保证绝对吹不到风,律吕管用来堪候地气。
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起。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做“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会自动腾飞而出,同时发出“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时间就是子时,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参定时间,协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律吕调阳。
其实呢,这叫“据说”,到底怎么实践的,我也没试过,不知真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究和实验。
以上两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用设闰的方法,将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的时间差加在一起,
就形成了闰年、闰月。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这两句话,说明云雨霜露现象的形成。“腾”是升腾,“致”是招致。传统上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传说中的天地有司雨之神,叫做“雨师”,为二十八星宿中的毕宿。但是民间的求雨,为什么向龙王求呢?因为龙藏于水中,要乘云气而行,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龙到即云到,云腾即可致雨,当然这是迷信,不过借此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
“霜”和“露”是同质的东西,露是液体的,霜是固体的。地球白天太阳出来以后吸热,晚上日落以后再散热。地气是热的,当它往上升散的时候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水蒸气遇冷变为露水。夜晚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它就凝结成白色的颗粒,是为霜。深秋叫做霜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露结为霜”这一句话出自《易经》,《易经》里有“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的话。“履霜”是说踩到霜了,就要想到冻冰的时候快来临了。“阴始凝也”,阴气开始凝结了。这是告诫后人,看到霜就要想到冰;看到一件事情的原因,就要想到它应有的结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般人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而菩萨是早早就能看到萌芽和起初的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