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诗84:1-2
1(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用迦特乐器。)万军之耶和华阿,你的居所何等可爱。2 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或作欢呼)。
本周晚祷会我们继续来分享圣经·诗篇。
诗篇中所展现出来的每一位诗人的人生,都是上帝在人间用百般的恩典与智慧写就的一篇篇生命的凯歌。甚愿今天我们的人生也能在上帝的手中如诗如歌。
今晚我们来分享诗篇84:1-2。
本篇大约写于犹大亡国之后,以色列民被掳到外邦期间。那时,以色列人被迫流落异乡,无依无靠,于是他们极其是想要回到“上帝应许之地”,回到圣城耶路撒冷,回到上帝的圣殿中。而本篇即是刻画了一个流亡者的朝圣之路。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本篇的作者——可拉后裔,具体名字不详。为什么这位作者没有直书其名,而是以“可拉后裔”为名呢?
可拉何人?据民数记记载,可拉是摩西时代的一位首领。因为嫉妒摩西,聚集其他一些首领起来攻击摩西。上帝因此发怒使地裂开,把可拉一党的人,和属可拉的人都活活地吞灭了。由此,我们可看出可拉乃是悖逆之子的像征和代表,而作为可拉的后裔,并不是一种荣耀,反而是一种羞耻。
但本篇诗人却以“可拉后裔”署名,表达了作者感恩之情。诗人本为悖逆之子、可怒之子、灭亡之子,上帝仍然存留他的性命,以致他他充满了对上帝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圣殿的向往之心。
今天,我们如何呢?岂不正像“可拉后裔”吗?我们原本与神为敌,所作所为都见证出我们就是悖逆之子,是地狱硫磺火湖的柴料。但是今天上帝存留了我们的性命,不仅如此还将我们从罪恶之中拯救出来,使我们成为“被拣选的族类、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前2:9)
诗人以无比感恩之心,表达了自己对圣殿的向往,借此让我们也一同来进入渴慕之中——
1.万军耶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开篇诗人就提出了他所要赞美的中心——耶和华的居所。
本篇中耶和华的居所,也称作“院宇”和“殿”。
我们要问,上帝需要居住的地方吗?
保罗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17:24)显然,创造万有而充满万有的上帝并不需要一个居住的固定的“空间”,更不需要住在世人所造的某种建筑物里面。
那么,这里所提“耶和华的居所”究竟指向什么呢?
从诗人的民族信仰的背景来讲,“耶和华的居所”所指的就是所罗门王所修建的那座圣殿。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民的“圣城”,是他们灵魂的家园所在,而圣殿则是他们信仰的中心,是他们精神支柱所在。
所以,耶和华的居所,并不是上帝需要一个可居住的地方。乃是上帝为着人的需要,而预备了这间“居所”,这所“院宇”,这座“殿”。
诗人形容这居所“可等可爱”,是因为:
这是属于上帝的,这是上帝与人同在的象征——
据圣经记载,所罗门所建的圣殿,是用宝贵的石头、香柏木、精金等材料经过七年建成的,极其雄伟庄严,它的装饰、工艺等都是无可比拟的,令人看见的人震撼。但这都不是这所圣殿的可爱之处。这座殿的可爱之处在于是“你”的居所,这是属于“你”——万军之耶和华。
一间房屋的可爱与否,和这间房屋的主人有极大的关系;一间房屋的可爱与否,在于它的主人是否可爱。圣殿的可爱在于有上帝,在于我们的上帝是可爱的,在于上帝与我们同在!
当这座圣殿不再属于上帝的是时候,徒有其“圣”殿之名的时候,当上帝的荣耀离开以色列的时候,当上帝不再与我们同在的时候,它将不再可爱,而成为了可憎之物,成为了可咒诅之地。这就是主耶稣后来所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太24:)
所罗门圣殿于南国灭亡时,被巴比伦王所尼布甲尼撒所毁,以色列人被掳到外邦。而诗人正是在这样的亡国悲愤的氛围中呼求上帝,思念圣城,向往圣殿。
2.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或作欢呼)。
这是诗人全人的敬拜。他的内心渴望见到上帝的院宇,他迫切地渴望回到圣城。渴望到一个程度就是“他的心肠,他的肉体”都在向神敬拜。
这是由内而外的祈祷;也是由内而外的欢呼!
今天的我们是否有诗人那样的渴慕呢?我们是否有内心中发出的赞美与敬拜呢?
愿我们常常渴慕主,渴慕在他的殿宇中敬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