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男大学生造黄谣,开除学籍,拘留10天!南华大学,男大学生造黄谣,开除学籍!
桂林理工大学,男大学生偷拍女生,退学离校!
重庆大学,男大学生偷拍女生,正在调查!
三五日内,在校男大学生的龌龊行为接连曝光,其中不乏在学校表现出众,已经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被抓后有说自己心理变态的,有发布牟利的,有“帮人忙”的,有社群炫耀的……
现在的大学都这么上了吗?思想品德课不修,生理卫生课专修,心理健康课选修。这哪有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味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更谈不上了。
01 妈妈你为什么买白色的内裤
一位妈妈讲过她和儿子的故事。有一次,她正在阳台晾衣服,她儿子走了过来,看到她的内衣,面带指责的表情问,“你为什么买白色的内裤?”妈妈说,她第一联想就是,孩子看了某岛国的片子。她问:“你看了什么关于白色内裤不好的东西?”她儿子感觉到自己有点露馅了,连连说没有,没有。妈妈说,“我知道你看了什么内容,没有关系,你想好了,你就告诉我。不想说的话也就算了。”之后,在她儿子感觉可以相信她,放松警惕的时候告诉她,是同学给他看了手机里的一个视频。妈妈说,从孩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真的想去看,感受到自己的龌龊,有罪恶感,但是同学这个圈子让他接触到了这个内容。她儿子当时不过是个小学六年级而已。
这位妈妈说,99%的孩子在小学阶段都看过,你阻隔不了孩子的社交通道。
这数字姑且不论是否靠谱,但是有一点非常正确,家长无法阻隔孩子的社交通道,李同学没有拿出来看,张同学可能会拿出来给同学看。社交圈是这类行为发生的推力,当你不去看,不去理会,你就可能被这个圈子孤立。
如果跟孩子沟通得多的话,不难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起初孩子们都是全班一块玩,渐渐地十几个人建立了一个圈层,之后三五个人成为铜墙铁壁,别的同学很难融入。没有圈子的同学就会被孤立,看着别的同学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自己只能在座位上发呆,如果自己不小心惹了某个小圈子的人,这个小圈子就会群起而攻之,长此以往,被孤立的学生就会陷入一种抑郁厌学之中。
所以,如果孩子还能跟你说说学校的事不妨多跟他们交流,并以宽容之心予以正确的指导。
02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小学里的99%是一种刺激力量,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大学里这种从意淫照射到现实之后就可能导致这些大学生行为的发生。四所大学,接连发生,如果苏州大学不打样,开除学生的学籍,后面的同类行为未必会受到如此严惩,轻描淡写有可能就这样过去了。即便目前看到结果最严重的苏州大学案例,“破案”的是当事人自己,而非相关部门,这就可以看出,类似事件没有网络舆论监督,后来就可能没有后来。
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这些男大学生的龌龊才被曝光,之后的人生路如何走下去可能已经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多网友说,他们完了!时间可能会忘却,但熟人可能会说,你就是某某大学那个造黄谣、偷拍女生的谁谁谁吧?
圈子依然是他们付出代价的原因之一。在圈子里炫耀,他们可以找到众星捧月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几近犯罪边缘而不自知。“催更”的动力让他们相当具有价值感,满足更多龌龊男生的偷窥欲成为他们价值感的源泉。逐渐,他们就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沉沦,因为他们将人的定义限位于这样的社会关系,抛离了这个社会关系,他们就无法为人。因而逐渐坠入不可回头的深渊,如若不被发现,如若女生隐忍,如若学校包庇,他们可能更加肆无忌惮。
03圈子的力量
10年前的这个时候,杭州出现一辆大巴车,被很多人称为“史上身价最高的大巴”,因为车里坐着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李彦宏、冯仑、郭广昌、李东生等一帮大佬。这不过就是到了马云的地盘,一帮大佬聚个会而已。
想成为大佬还是色佬,不过是对圈子一步步的选择。人的出生环境不能改变,但是自身的努力却可以破圈。大学无疑是倔强生长破圈向上的重要机会。有人看过凌晨四点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有人凌晨四点还在看不可描述的东西。父母还在苟且,你已经开始勾当,何谈将来的诗与远方?
摸过鱼,手上会有腥味;撷过玫瑰,手上留有余香。你接触什么人,都会留有一定的属性。圈子的力量可以重塑有一人,也可以毁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