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放暑假了,她在家看书,突然问我“姐,这本书你觉得怎么样?”,她拿的是我大一时买的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一时说不出来,只能喏喏地回答她“就那样吧!”。其实我已经完全忘了这本书讲什么了,当时这本书在畅销榜,我跟风买了一本,依稀记得算是一本心灵鸡汤类的。
我又找了一本我一个半月前看的一本漫画书,结果我也忘了这本书讲了什么。当然这类消遣书是看过就忘了也没事,但是看一些实用类的书籍的时候,我们肯定是希望能够吸收一点有用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忘了。
正好最近看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很适合我这类“看过就忘”的人。如果你有读书但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本书也适合你。
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提出的观点是利用一个笔记本来帮助你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还有他总结的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实用技巧。由于作者是日本人,日本的书籍编码以及书店的摆放位置和中国比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选书”“购书”中有一部分是自己添的。
选书
针对“选书”在笔记本上记录“随想笔记”和“各种报道的简报”
随想笔记:记录平时的感悟
各种报道的简报:尽情收录感兴趣的内容
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例如报纸、视频、社交网站中提到的感兴趣的书,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选书方法就是“书里推荐的书”。
购书
针对“购书”在笔记本上记录“购书清单”
购书清单: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购书清单是把“随想笔记”中提到的书经过一个筛选、搜索后整理得到的。它是已经确定准备要购买的书籍。
购书清单分为两类:
1.纸质:A4纸/便利贴。购书清单不用记在笔记本中,使用单独的纸张或便利贴作为购书清单夹在笔记本里更好
2.电子:豆瓣想读、亚马逊心愿单......
列“购书清单”时除了记录“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外,也可以简写“新书”“系列”“杂志”用来细分。
Tips:在中国网上购书会更快捷。如果想要迅速地去实体店买到自己购书清单上的书,可以选择有相应网上书城的大型书店,去书店找不到可以找店员帮忙。一般书店比较小,而且每个书店的定位不同,会导致书的类型不同。不过闲逛书店也是一种乐趣,偶然碰到自己想买的书那就很值得高兴。
读书
针对“读书”在笔记本上记录“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将读后感转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准备:读的过程中将重点或者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号
1.三个步骤:通读→重读→标记
2.两个方法:
- 折角法:
- ** 书签法:**
3.用标记区分对象:
画线法:
-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写读书笔记
1.“葱鲔(wěi)火锅式”读书笔记**
五要素:
-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书名
- 作者名
-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前三个要素必写,让你有“原来那个时候我读过这本书”的感觉,最简单的读书笔记从这三个要素开始。
“摘抄”的内容是看书过程中做过记号的,用画线的方式和荧光笔都没关系,只要标准出来就行。我一般是在标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上一些简短的评价,例如“Good idea!”“Great!”之类的,一开始的评论如果觉得很难写,写这些简单的东西就可以,从易到难。
Tips:
1.评论和摘抄交替进行
2.重点放在“摘抄对自己很重要的文章”“和主观评论”
3.如果没有时间做复杂的摘抄,可以就在书的旁边写上评论,或者用一个便利贴写上贴在标记的旁边
2.剪报式读书笔记
剪报式读书笔记是把与书相关的东西“贴起来”,例如书腰、信息卡片、书签、还有其他夹在书里的广告、宣传单等东西减下来贴在笔记本里。
活用
通过读书笔记进行原创文章或思想输出
准备:重读
- 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 想回忆起更多时——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 想从头开始看起是——重读原书
重读读书笔记有助于深刻吸收书中的内容,便于内化和输出。所以要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固定时间,固定场景
把读书笔记扩展成书评
借鉴“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从读书笔记的制作(摘抄)和重读中得到原创的文字(评论)和点子(想法)后,很容易输出这种以书评作者的想法、解释和自己对书的印象为主的书评。
有点像拆书帮的“RIA”的便签法,把原文,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将会怎么运用结合起来就是一篇书评了。
用读书笔记解决问题
实质是利用“主题阅读”来拓展某方面的知识,然后实践解决问题。
假如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所欠缺,可以找到至少三本关于“沟通”相关书籍,然后带着例如“如何提高我和上司之间的沟通”的问题,找出三本书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做“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要点+评论),然后通过整理和总结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把读书笔记作为创意素材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重读笔记,把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生成。
实用小技巧
1.将检索数字化
作者提倡的是用笔记本写读书笔记,当笔记本多了想找具体哪本书的笔记时就比较费劲,所以把“笔记本编号”“阅读日期”“笔记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录入在电脑里,通过搜索马上能找到编号的笔记本。
由于我个人是把读书笔记写上网上的,所以我就直接在笔记类型后面,插入了一个“笔记链接”,想看的时候打开就可以。
Tips:设置“关键词”可以帮你更好地找到相同主题的书哦!
2.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可以用一张便利贴写上什么时候在哪里买的这本书,什么时候看完的......写完后贴在书的扉页上,这就是你个人的“独创版权页”了。
3.不能小看有声学问
对于“比较难”的内容,要先找软肋。这时候针对某一个领域,听演讲、看视频可能比读书更合适。例如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和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有的例如看不进去的历史或者哲学之类的我会听听他们讲的相关的内容。
4.把书架分为“三块”
- 爱读之书一角:个人认为超一流的书,
- 废弃书一角:不会再读,准备处理掉的书
- 读书笔记一角:30本左右最近写的读书笔记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说:
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