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天赋,还是一种技能?
他年幼时被评为学习能力低下,需要接受残障儿童教育,后通过不断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量的努力,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最后被常青藤名校录取,成为美国国家级智库高级研究员......
这个故事很励志吧!
答案是:学习是一种可以被训练的能力。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希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习方法传播给所有人知道,而撰写的一本指导手册。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从小学习到大,但你真的会学习吗?
大多数孩子甚至成年人,都是不会‘学习’的,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如何提问,不知道如何设定目标,更不知道学习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该学什么,怎么学习才有效等学习问题更是发人深思。
诚然,眼下人们不必花费丝毫力气,只需轻松在屏幕上滑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庞大的信息,然而这些信心过于分散且廉价,不像传统书本上的知识那样系统化,经过思考提炼。
想想看,在谷歌上,不到1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检索出蛋白质与血浆的结合方式。但这只是知道,而非学到。
因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人对某一事实或观念的思维方式,不潜心学过经济学的话,对“经济”这个词的理解大概只能停留在钱多钱少的层面上。
那么如何实现系统化学习呢?
伯泽尔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总结为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和反思六大模块。
这些技巧看起来看起来并不陌生,但却与我们常规的认知和习惯有着本质的区别。
价值感
寻找学习的价值感,赋予学习过程某种意义是学习的一部分。 了解知识的价值、明确知识能够给生活带了怎样的改变,寻找知识和自身的联系,是学习的第一步。
假如不想学,或者认为自己根本学不好,这样学了也没有用,也根本学不会。与此同时,必须为学习创造意义。
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意义,是很难长久坚持下去的,那么也就不存在系统或行之有效的学习。
例如,作为一个员工,学习能够提升你的工作技能,使你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最终升职或加薪。
当你进入一个更高的职位,工作将产生更多的需求,而需求又会督促你去学习。
这就是价值感带给我们的良性循环。
目标
知识碎片时代造就了知识焦虑时代。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我们的身后似乎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才有一线生机。
然而学什么,却没有想清楚,更谈不上什么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被成为无效学习。
于是设定阶段性的目标,成为了有效学习的重点。
书中提到,目标越简单,就越容易实现。比如,你希望成为作家,这个目标并不清晰,但每天写500-1000字的文章,会比成为作家要容易达成的多。
提升
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重要技能。
如果仅仅把头脑看成储存知识的仓库,将实施搬进仓库当成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面对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人们将毫无胜算。
相对地,如果带着问题去学习,对知识拥有更深刻的领悟,并且将其与自己的亲身实践或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就能形成长时记忆,并且不容易遗忘。
这么做还能让自己借此创造更有系统性、整合性的理论,而这些知识是很难被别人复制的。这既是知识的本质,也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实践
知识的实践可以深化于知识的理解,提取练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方法,亦是我们通常说的“输出倒逼输入”。书中讲到,提取练习可以分为三步:
1.首先回忆学习过的内容,然后进行总结概括,最后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
2.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的记忆特性决定了记住图形的概率要比单纯文字要高得多,所以思维导图除了清晰结构外,同时也可以帮助记忆。
3.写书评,读书笔记也是非常好的实践手段。
如何用自己认可的或者有价值的观点说服他人,是一个训练自己元认知的最佳途径。
融合
认知科学家林赛-里奇兰德经过多年学科的学术研究,发现所谓的精通,就是对知识结构如何相互关联,具有清晰的认识。
他认为,只记住一堆事实没有什么用处,有效的学习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因果关系,并且发现其中的异同。因此,具备系统思维、触类旁通是高手学习的必备技能。
知识的融合,能够使事件上升到概念,把事实建立成模型,用数据转换成图表,从假设推到结论,从相似发散到类比。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联系与创新,不断分解与融合,不断打破又创立,极大地提升学习中的创造力。
反思
反思是作者特别强调的一点,情绪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思能让我们保持了谦虚的态度,以避免因为过度依赖而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会质疑,拥有批判思维,才会有机会接近真理或真实。
正如股神沃伦巴菲特所言:想要彻底改变自己,不完全取决于你花了多长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于你是否找对了方法。
不可否认,学习成果影响了一个人的高度,而高效的学习方法直接决定了学习成果。高效的学习方法能让人对学习上瘾,因为除了能从中获取快乐,更能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生产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