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下过雨,地上还存留着雨水。早上的风有一丝凉意,便把红色的毛衣换成了厚的黑毛衣。
九点出门的时候,地上还有春雨来过的影子,原准备去看中医,但是看病的人不少,还要等待拿中药,这时间得等一个多小时,想到中午要去和几个朋友吃饭,也就放弃了看病。
从弟弟家出来才十点过,此时阳光灿烂,汽车行驶到红星路,我就下车往吃饭的地方走去,蒲先生开车回锦苑。
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今天聚餐的燕鲁公所街。仰头看到“燕鲁公所街”的街名,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街道。
由于早到了许多,便忆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晚上演完川剧经常骑自行车从旁边的华新街路过。于是便顺着华兴街往前走,曾经那家非常有名的煎蛋面店不知在何处。继续往前走,希望走到悦来茶园看看。
一边走,一边看,当年华兴街的记忆荡然无存。却看到了一个老人拄拐前行,好一副老成都的画面。老人前面的街名岳府街,又让我浮想联翩了。
这时,朋友打来电话说有个文友已经来了,让我快去吃饭的地方好聊天。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吃着我带来的瓜子花生。我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文友,成都为什么会有燕鲁公所街呢?
文友说自从参加了金牛作协的地名征集后,自己对地名的来历便留意起来了。“燕鲁公所街”得名于街上的一座会馆。河北省简称燕,山东省简称鲁,清代燕鲁公所是这两省合建的会馆。
由于规模较大。燕鲁公所建筑宏丽,又地处北门入城显要位置,所以清代的成都地方官,为北京来的重要官员迎来送往的宴会,往往都是在这里举行。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著名新派人士樊孔周在这条街上街开办了"因利织布厂",当时有织布机40多台,是成都开办的第一家以近代技术织布的工厂,所生产的提花棉布、绒面毛巾、五色被面受到成都市民的普遍欢迎,工厂的员工曾经达到300多人。
听了朋友的介绍,我感慨万千:随着岁月的流逝,世间的一切终将尘埃落定,唯有这个街名述说着曾经的过往。
在这阳春三月里,几位好友间的聚会,是如此舒心欢畅,人生快乐的时光就此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