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报》刊发了理论文章,解读了习近平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卓越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清醒认识,不能让看“案中事”的自己成为“案中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迫在眉睫。
勤打思想“免疫针”,改善“免疫系统”,淬炼忠诚品质。当前,仍有少数干部认为自己处于腐败的“灰色地带”,始终认为自己与腐败问题遥不可及,致使反腐思想的“弦”绷不紧、“阀”关不牢。思想建设是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改善自身的“免疫系统”的关键一招。只有勤打思想建设“免疫针”,广大干部才能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绝对的纯洁、行动上始终保持绝对的干净。于年轻干部而言,刚刚走出校门、踏上仕途,系正、系牢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要把准思想“方向盘”、拧紧反腐“总开关”,自觉将“清正廉洁”贯穿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权力的使用中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气节,才能让自己的第一步行的稳,走得正。
筑牢制度“防火墙”,提高“防御能力”,推进自我革命。长久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防止了“破窗效应”,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而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更是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了新高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广大干部不是反腐斗争的“旁观者”,而是防腐拒变的“践行者”,要筑牢制度“防火墙”,严守纪律规矩,强化自律意识,主动筑起“防线”、树起“底线”、不越“红线”,始终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不“阴奉阳违”,不“欺上瞒下”,不当“两面派”、不做“双面人”,不搞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假把式”,努力做到纪在言前、行出纪随,让清正廉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开花、结果。
强化监督“紧箍咒”,聚焦“民生福祉”,强化公仆意识。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清理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从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到纠治“车轮上的铺张”再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无数腐败的“蝇虎”现出原形,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常擦才能常亮。作为党员干部,强化监督“紧箍咒”,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地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聚焦“民生”、增进“福祉”,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主动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善啃群众工作“硬骨头”,敢下无人探索“深水区”,驰而不息开展正风肃纪,狠刹“歪风邪气”,祛除“顽瘴痼疾”,时刻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