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看着点梯子,走慢点”。89岁的母亲柱着拐杖左手撑着膝盖缓缓的下着梯子,一路上就这样叮嘱着68岁的女儿,女儿被说有点不耐烦了回道:
“妈,你看好你自己就好了,别光操心着我”。
“别看我年纪我比你老21岁,下梯子比你厉害”,老太太笑着说。
那天是她们从老太太的重孙女家回来,重孙女刚生完小孩办满月酒。同行的人把这段对话一遍又遍的在村里传播。有人说孩子再老也是孩子,有人说这话应该是孩子对妈说才对。
老太太名叫吕小三,那年89岁,生有四儿一女,早年时前夫积劳成疾,女儿朱招娣成了家里最大的帮手,帮助老太太照两个弟弟,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丈夫在她三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两年后她带着十二岁女儿和两个儿子嫁给了隔壁村比自大十一岁的王大卫,后又生了两个儿子。王大卫老实,对待招娣和她两个弟弟亲如己出,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能做到这样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老太太六十二那年,大卫离开了人世,四个儿子中就小儿子还没有成家。招娣和三个弟弟平均出钱来帮最小的弟弟安了家。这种做法在当时村里传为佳话,都说招娣有良心。
其实招娣的人生也挺坎坷,在他四十五那年,丈夫背煤时不慎滑倒,闪了腰还是某个神经,从此就在床上一躺不起。两年后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她和三个孩子。
没过多久有人劝招娣重新再找一个,说她一个人负担三个孩子太累,她有想过,不过有些人嚼舌根子说她克夫,而且还带着三个孩子,很多人有意向但是又不敢尝试跟她过日子。几年后她干脆不找了,孩子们成家后都外出做事去了,她就把老母亲接过来,母女俩过着简单而又平淡的生活。
招娣有哮喘病,有时候半夜咳嗽半天睡不着,母亲就坐起来帮她拍背,路过的行人能清晰的听到屋里传出来拍背的声音。等招娣不咳嗽睡着后,老太太才慢慢的睡去。
她们俩刚在一起过日子的时候每年养两个大肥猪,每天招娣背着筐子去打猪草,老太太就跟在后面。到地里后一把猪草一把猪草的往招娣背的筐子里装。装满了再一起回家,她一直在后面跟着。招娣时不时的回头望望老母亲,她总是笑着说:
“你走你的,我跟得上”。
老太太九十大寿那年,儿孙们全部回来想大摆宴席,被老太太拒绝了,只是让他们去买头猪,请左邻右舍和亲戚们来吃顿便饭。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摆宴席,她笑着说:
“老喽,自己没钱去走亲串戚,不像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接下来的两年,招娣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老太太94岁那年,招娣永远的离开了她。她很难过,但忍住没哭出来。招娣走后她脸上没有以前那么开心,有时候在村里走着走着,她就走到招娣的坟前,帮她拔拔草,嘴里念着:
“儿啊,妈妈过来帮你梳头发了”。拔了一会儿她坐那一两个小时不动,眼睛呆呆的望着前方。
对于她来说,招娣就算不在了,那也是她的孩子,两个人在一起过了二十几年又同样的命运坎坷。记得老太太去世的前一年,经常犯糊涂。半路上有人跟她打招呼,问她去哪?她说:
“我听到招娣叫我回家吃饭了”,很多人听她这样回答后眼睛都湿润了。招娣走后,几个孙子一家供养一个季度,有时候她想出去走的时候,重孙们都想跟着她,她连忙摆手,说:
“你们回去,有招娣陪着我呢”。
而对于招娣来说,陪伴是最好的孝顺。她宁愿不找男人也要陪着母亲度过晚年以为不长的时光。
落日后的黄昏,村里人从地里干活陆陆续续下山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又想起那句话:
“儿啊,看着点梯子,走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