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周学到了“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今天主要谈谈本周的两大知识收获,主要有以下两个关键词组成:
1、第一性原理
那么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其实这个词,最近在创业市场很火。最近火是因为伊隆·马斯克经常用这个词来解释他的创业思路。关于“第一性原理”,他是这么说的: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我觉得让我学到的是用物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方法,但是什么是物理学的角度,文稿中也是举了小例子: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的一个创业项目是做电动车特斯拉,但很多人觉得电动车不可能做成,因为电池成本上降不下来。当时大概是 600 美元/千瓦时,它过去就是这么贵,一项东西的改进和降价总是很慢的,所以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
好,伊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登场了。
他说我不管现在的电池有多贵,我就回到本质问一个问题,电池的硬成本是什么构成的?无论如何也减不下去的成本是什么?
无非就是铁、镍、铝这些金属,除了买这些金属的成本是绝对降不下去的,剩下来的成本都是人类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那就有优化的空间。
现在看来应该大致能理解从物理学角度看待世界了吧。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其实是有很多帮助的,比如我们在做目标或者某项工作分解时就可以很好的应用”第一性原理“。当我们确定了某个目标时,不要受其他影响,分解表象紧盯目标,直达本质。
其实“第一性原理”,就是让我们把目光从那些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最根本的那个原则为参照点,不断用那个参照点为自己纠偏。
2、注意力
这个词真的是被用到很多地方,但是最近我又它拿出来反思和重复认知。
为什么?源于两件事,一是听到薛兆丰老师在提到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时是每天5分钟的录音,这是件很难的事。因为要把一个概念讲得透讲得好,还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这是要付出很多,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我也突然意识到,是啊,为了这样的效果,刘润老师还有罗胖每天早上的60秒,他们都需要付出多少的精力,一不小心可是要重做的。
另一件事是在得到周四晚上关于李笑来老师的直播中,得到的副总裁国刚插播提到了笑来老师的两个观点,其中一个就是注意力。我猛然吓一跳,这个词之前就让笑来老师提了无数次,国刚老师也再次提,可能我理解不到位。也又关联到上述那件事,我想他们不止付出了精力,还付出了注意力,否则怎么做得这么棒!
因此,我突然明白,原来我理解的注意力太片面。在提到注意力时,不得不提另一个词”All in"。记得前些天在分答上听到说快速阅读反而能集中注意力,因为要发动全身心都在某个点上,我想这就是“All In"。再往深入去思考,"All in"不是只集中在某个时刻,而更应该是在某件事,这件事可长可短,短时是在某个时刻你需要”All In“;长时,可能是持续一大段时间,就像我们每周写作这件事。
其实每周写作,我是有起伏的,一开始是很认真对待,但还达不到"All In"。可是时间一久,发现没有效果,慢慢变成在应付,更谈不上”All In"。这样是没有投入注意力的!我想组织者用一周一篇是有目的,是想让大家在一周中都能持续不间断投入注意力,包括准备题材,收集材料,到最后的写作发布。这是我们一个“All In”的过程,但是我并没有很好的利用。
由这个反思,我又联想到国刚老师分享的笑来老师的另外一个公式是1.1*1.1*1.1...意思是你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比别人多,并且是持续多次这样带来的效果,比你是1*1*1或者0.9*0.9*0.9...这样的效果是高出很多的。一开始没发现,时间长了你就发现注意力在1.1上是多么宝贵和值得的。
以上就是本周的收获。其实在写这篇时,我思路是很乱的,但随着写作的持续与深入,我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和越来越深入,一个关联到另一个。
现在看来是一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再投入更高的注意力,用“All In"不要左思右想被其他影响,一直持续并持以1.1的公式,我相信是会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