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脑洞大开的书,叫《世界重启》。
《世界重启》这本书里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人类需要的很多养料是从粮食里获得的,而粮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那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土地里就少了啊,这是什么些东西啊?主要就是氮磷钾这样的元素啊。古人当然不知道这个原因,所以就泛泛地说,这是土地种了几轮庄稼之后,肥力下降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很简单,要么换一片地种,要么轮耕、休耕。
那现代人的解决方案呢,是往土地里添加化肥,补充氮磷钾这样的元素。那化肥的主要原料又是什么呢?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农业的本质就是将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阳光转化为食物的过程。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当中,每千卡热量要消耗大约相当于十倍的化石燃料来制造。
你发现没有?古代的农业和现代农业,完全是两种产业。古人的农业,是把种子变成粮食的过程,大自然来帮忙;而现代农业,本质上是把化工原料变成粮食的过程,土地来帮忙。如果要重启人类文明,现代人熟悉的农业方法就要全部废掉了,全盘重新来过。今天富人才能享用的“有机农业”,也就是不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那个时候,就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了。
读《世界重启》这本书,表面上看,是在读一本假想中可能用到的应急手册。但是我读它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另一种体验和收获,就是帮我重新梳理了人类文明的那些重要节点。有些技术看似不起眼,但是它的重要性,是超乎想象的。
比如,怎么制造木炭。木炭,我们现代人已经很少用了。很多人上一次提到它,估计还是背白居易的诗《卖炭翁》。那制造木炭有什么用处呢?
你想,文明崩溃之后,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能源就别想用了,我们没有那个开采技术,最好用的能源就是木材。但是木材烧起来,烟气特别重,如果制作出了木炭,室内的采暖问题就能解决了。木炭在室内烧没有烟。
更重要的是,木炭的重量更轻,更便于远距离运输,燃烧的火焰温度要远远高于木材。别小看火焰温度这个事啊,温度上去了,陶瓷、冶金之类的工艺也就更有机会被重新发明出来。
还有,木炭,是一种非常好的吸附材料,有了木炭,我们就很容易制作简易的过滤水的装置,在那种绝境下,我们就能得到干净的饮用水。
还有,掌握了木炭的制作工艺,就很容易把技术平移到制作焦炭,有了焦炭,我们才可以炼钢。所以你看,制作木炭,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节点?不仅解决的问题多,还可以推开新的技术的大门。
类似的还有玻璃的制造技术。
玻璃的原料很简单,就是沙子,但是怎么把它制成玻璃呢?中国古代技术那么发达,几千年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玻璃,表面上的好处,是有了容器、窗户和镜子,但是说实话,这些用途好替代,咱们中国人自古用陶瓷、窗户纸和铜镜也能凑合用,陶瓷甚至当容器还有很多优越性。但是再往深一想,没有玻璃,就意味着没有望远镜,也没有显微镜,更宏观和微观的世界就不会对人类敞开。没有玻璃,也就是没有量杯、试管和烧瓶,化学的大门也就打不开。所以,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节点。
再比如石灰和肥皂。工艺都很简单,《世界重启》这本书里都有。一旦有了它们,人类的卫生条件、防治瘟疫的能力,就会攀升一个台阶。但是如果书里没有,我们要瞎打误撞重新把它们发明出来,那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
读这本书的两个理由:
第一,书中说的大灾难发生的概率并不大。但是万一呢?你别以为这只是一个脑洞。实际上,现代文明为那个时刻做的准备一点也不少。
举个例子。世界上有几百个种子银行,就是为这种情况预备的。最大的伦敦附近的一家,那里的多层地下保险库能够抵挡原子弹的攻击。亿万颗种子被保存在里面。更极端的情况,人类也有备份。比如,挪威在北极地区就建了一座全球种子库,那是永久冻土带,即使完全断电,种子也能长期不变质。那个库也有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还有防爆门和气闸。真要发生了大灾难,那里就保存着人类最后的希望。这本书的价值也是类似。作为个人我建议你保存一本。
那如果你说,那如果不发生灾难呢?我们为什么还是要保存这本书呢?
我再给你一个理由。经常翻翻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距离文明的底层有多远,什么才是整个人类技术体系中真正重要的节点?我看这本书的感觉,那真是非常震撼,提神又醒脑。就像《鲁滨孙漂流记》里说的:“如果没有体验过短缺,我们也不会珍视自己正在享用的东西。”
我们现代人,高踞在人类文明的顶端,但其实眼光如豆,眼界狭窄,一亩三分地之外的世界对我们来说,都是混沌一片。有了这本书随身,至少是一个提醒:世界无比广大,个体无比渺小,祖先创造不易,我辈理当感恩。
个人感悟:人类发展是文明还是落后?我会什么?如果真的大灾难发生,地球只剩下很少的人,我能够生存吗?很有意思的思考,多读书,多学习,加油(ง •̀_•́)ง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