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讲述的是一个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在做陪审观察员时,发现被告是他曾经引诱过并抛弃的玛丝洛娃,在被他抛弃后玛丝洛娃因生活所迫最终沦为妓女,并因“杀人事件”被人陷害。他良心觉醒,开始对她展开营救,并决心承担自己的责任,上诉失败后,他陪她一起去苦役并计划与她结婚,但玛丝洛娃拒绝了他的求婚,整个过程中,玛丝洛娃因聂赫留朵夫的帮助不再麻木不仁,一心向善;而聂赫留朵夫在帮助玛丝洛娃的过程中醒悟,获得自我心灵上的救赎。两个高贵的灵魂从此复活新生。
托尔斯泰在书中说:人好比河,所有的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都是同一个样子,可是每一条河都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有的地方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澄,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混浊,有的地方河水暖和。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切人性的胚胎,有的时候表现这一些人性,有的时候又表现那一些人性。他常常变得完全不像他自己,同时他又始终是他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河流。玛丝洛娃是一条在广袤原野上流淌的小溪,它原本清澈、天真无邪,受到污染的腐蚀曾经有一段时间变得污浊,好在怜惜、关爱和责任感的水流注入,将其修复,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聂赫留朵夫则是那条落差最大的叶尼塞河,开始时平淡无奇,经过狭窄的山川、峭壁后,开始变得急速汹涌,澎湃奔腾,汇聚充沛水量,最后流入喀拉海的叶尼塞湾;还有其他人物如各种装腔作势的官员、浑浑噩噩的公爵、贫穷善良的百姓等,他们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有的是被浆染,有的自己把泉眼堵上,有的是被别人堵上源头,变成了一滩绝望的死水......
每个人都可以修葺自己的河流。“凡是人,都是一部分依照自己的思想,一部分依照别人的思想来生活和行动的。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依照自己的思想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照别人的思想生活,这就构成了人与人的一个主要区别。”他们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挖掘和修整属于他的河流,由自己来决定它的长短、宽广。今日清捡清捡漂浮的落叶,明日疏通疏通堆积的淤泥,那么在见到大海后它也不会妄自菲薄。
所以我读托尔斯泰时,总是想起王阳明,王阳明的“心学”,和托尔斯泰追求的“人性的救赎”有一脉相通之理。他们都在探讨以一己之力完善自我,通过内省、自我剖析来不断校准自己的行为。不同的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王阳明在成立心学之前的思想经历,只了解他创立后发表的学说,他因此显得更笃定和自信(其实他七天七夜格竹子、躺在石棺中苦思冥想,内心波澜可想而知);而托尔斯泰呈现的矛盾、踌躇、犹豫、怀疑等不断否定又肯定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他整个验证过程:从苦痛中生出智慧。老托《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安娜卡列尼娜》的“列文”、《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别祖霍夫”,都是这类型。但他俩殊途同归,犹如清澈的河流,奔向人类的智慧海洋。后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