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好多网上书店在打折,书券折扣券非常多,于是大家开始讨论阅读话题。易仁永澄老师曾经有个观点我很赞同,那就是——阅读本身不重要,提升能力到能够输出价值的水准是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仅仅是一个手段,即便没有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而是采取其他手段去积累价值依然能达到目的,比如付费培训,比如总结提炼经验,比如梳理整合自己的思考灵感等等,或许都能够殊途同归。
针对我这个看法,在网络上有人提到这样一个观点:
通过培训什么的增强输入,我引用焦书记说的一句话:别人嚼过的馍,不甜。
这句话让我顿时变得哑然,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什么是“别人嚼过的馍”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断:
- 第一,通过培训增强输入(的方式)是“别人嚼过的馍”;
- 第二,“别人嚼过的馍”不甜;
- 所以,通过培训增强输入不甜。
这里所说的“不甜”,显然是“效果不好”的意思。这个类比非常形象生动的演绎出自己的观点来。观点是:
因为培训是“别人嚼过的馍”,所以效果不佳。
为什么把培训和“别人嚼过的馍”做类比呢?这位朋友把培训似乎理解成为培训师看书掌握的知识(馍),以培训的形式输出出来(嚼过以后喂给别人),认为这样得到的知识效果不好。为什么会效果不好呢?单纯从类比的原意考虑,大约原因是这么几个:
- 失真。“别人嚼过的馍”,营养会有较大幅度的流失。
- 不卫生。“别人嚼过的馍”,会沾有别人的“唾液”,不够卫生。
- 没滋味。“别人嚼过的馍”,色香味全无,难以让人有胃口。
培训是“别人嚼过的馍”吗?
那么,培训真的是别人嚼过的馍吗?在我看来,并非一定如此。
- 首先,从培训内容来源上看,培训者给人培训的东西,未必是某本书或者某几本书中内容的生硬嵌套。培训的内容往往是培训师(教师)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精华提炼,以及经过专业机构顺应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呈现。
- 其次,从培训形式上看,培训者采用的,包括但远远不限于带领学习者阅读的方式进行培训,用“眼耳鼻舌身意”来体会“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效果自然远远胜过原始材料内容堆砌。
- 再次,从学习层次上看,书籍展示的知识各不相同,除非读者自己深入实践,否则往往是作者告诉读者某些东西(道理、知识、体会和经验),读者阅读书籍以后,一开始往往仅仅是“知晓”作者说了什么,经过思考,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再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应用”作者书中的知识。而培训,从一开始往往就会起点于理解,期待用多种培训形式,让学习者体验,随后学会应用。
- 最后,从学习效率上看,培训往往时间短,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设置理解、掌握知识的层次目标,和自己通过阅读书籍的方式掌握知识的途径相比较,流程更加紧凑,效率会更高。
从这个角度去看,培训绝对不是“别人嚼过的馍”,那么,培训是什么呢?好的培训是培训师精心烹调的大餐,怕你生吃不消化,所以烧的嫩嫩的,炒的香香的,炖的烂烂的,让你更好的吸收消化,获得更加均衡的营养。
“别人嚼过的馍”又如何?
“别人嚼过的馍”最早是焦裕禄说过的,旨在强调领导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工作汇报,而应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只是一种比喻,用在知识领域上,我们如果只听别人转述的信息,不掌握原始资料;只了解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而不是自己实践验证,深入思考。自然会真的“营养不良”,但是,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对信息的收集,对知识的获得本身是多样、多渠道的,我们不可能因为不在美国大选现场,而拒绝接受特朗普当选的真实性。我们不能因为知识不是来自书本而是培训,就斥之为“别人嚼过的馍”而拒之门外。
说到底,书也是人写的,难道不也是“别人嚼过的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