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笑来老师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一直在琢磨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些文章,他怎么能有这么多素材,他怎么会有这么多见解,突然明白,这个完全是见识问题。而读书真的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有更广的视角,这种高质量的输入,才能提高高质量输出的概率。
我们工作以后,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朝九晚五,平时的学习内容大多也是和自己工作的相关的内容,也就是专业学习。而真正决定我们专业水平及职位能达到什么高度的因素是通识知识。
通识+专业能力,才是成长的核心关键。李笑来老师提倡的围绕自己的专长,打造多维度核心竞争力、古典老师的T型技能,核心都是一专多长。
通识知识就像汽车上的导航,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及每个岔路口,而专业知识就是驾驶水平。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驾驶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我们到达目标的速度以及应对路况的灵活度。反之,驾驶水平越高,跑的越快,方向一旦错了,离目标只能越来越远。
通识知识是教我们如何正确的思考,如何正确的做决策,专业知识是在思考正确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我是从2013年开始创业的,之前自己已经有了2年多的运营经验,在专业上,如果打分的话,可以给自己打到95分。从2013-2015年,自己运营的店铺一直忽高忽低,甚至有一度赔钱却不自知的程度。在2016年年初看到《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二章内容有一处这样写到:==接受现实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用“我有”的东西,去换“我要”的东西。== 突然觉得大梦初醒,我专业上再优秀,也经不住我不停的换产品,不断的换方向,没有把自己有的给用好、做好。突然感觉自己就像漫画中的挖井人,不断的挖坑,却从来没有在一口井上挖到底,挖出水,碰到困难就转变方向,永远在挖坑。
现在看来,自己缺的就是面对现实的心态:想急于求成,却不知道速成绝无可能;想赚很多钱,却没有积累赚钱的思维及能力;通识知识就是让我们如何正确思考和做决策。
通识教育包括哪些呢?
学科:心理学、经济学、逻辑学、统计与概率、历史方法论、科学方法论;
表现方式:写作、演讲、领导力、英语使用熟练程度、编程。
这些技能、知识都属于有积累效应的特征,是符合复利曲线的标准的。前期积累的越多,运用的次数越多,后期复利的效应会逐步放大,好运自然会不断到来。
我们的智慧是可以习得且能不断提高的,万维钢老师在得到里面对智慧的总结有三点:
1.智识上的谦逊---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合理的评估这件事,我知道未来还有不确定性;
2.超越自我---我知道我在这件事情当中可能会当局者迷,如果能从旁观者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会更好;
3.达成妥协---我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能理解这件事情的参与各方的观点和立场,我不仅考虑别人的利弊,也考虑跟别人的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我们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去读好书。读可以提高我们通识能力的书籍,是真正的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之前笑来老师曾说过,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虽然很难,但不是不可能。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了解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自己臆想的世界。
大学刚毕业那会,周末或者假期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出去旅游,虽然跑了很多地方,也见识了很多人没见过的风景,但对自己的智力成长真没有多大的帮助。现在更多的是想多花时间去多读书,甚至有时会后悔之前怎么能舍得花那么多时间去出去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