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人吐槽,说谁谁怎么那么笨啊,一件怎么怎么简单的事解释了半天他还是不明白。
一般像这种情况我都是笑而不语的,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思想往往固化在某个点上,他们只是想吐槽“对方怎么那么笨”而已。
然而是不是真的就是对方比自己笨呢?很难说,有可能对方并不笨,反而是自己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的能力。
所以当双方都很强势时,就会出现更有趣的现象,一方会责怪你怎么还是听不懂,另一方会责怪对方为什么不说明白。
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多数时候不是出现在听的一方上,而是讲的那一方。
而要解决“对方听不懂”这个问题,只有改变描述问题的方式,才可能奏效。
2.
从小到大,谁最容易被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听不懂?”
——上学时,老师不就常常这么骂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吗?许多小朋友就是这样变得不爱请教老师问题的。
这样的老师当然不一定是不负责任,然而绝对算不上好老师,因为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是起到“开智”的作用。
学生对一个问题不理解,老师给他讲解了这道理的做法,如果他还是不懂,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这一道题上。很可能是有一些更基础的知识点,他原本就不会。
比如你给你一个初中生讲解“一个铁球从10米高处落到地上要花多长时间”这种问题,如果只告诉他计算方法是“用10米除以重力加速度G再开方“的话,他觉得不懂,那么很有可能是他连“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甚至“加速度”的概念都没学会。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强调“你一定要除以G”,而不去从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入手,或者还要从更基础的“时间、加速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开始说明。
所以,给学生讲题目,想把一道题讲透,单靠陈述题的做法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更有效的方法是,先从涉及到的各种基础知识说起,并一一确认对方是否已会这些知识点,如果会了就继续往下,不会的要一个一个讲解清楚。
我是在大学做家教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用这种方法给我的学生们讲习惯,始终都非常有效。
3.
当我们阅读书籍量达到一定程度,总难免会碰到一些“啃不动“的书。其实这也并不是我们智商的问题。
遇到书看不懂,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很可能缺少一些更加基础的知识,必须要有了这些知识做辅垫,才能更容易地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所以有经验的阅读者会建议,如果一本书看不懂,你又希望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的话,不妨先去找这方面更加基础和通俗的书来读一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回头看这本书,一边印证前面学的内容,一边吸收新的知识,可能就看进去了。
知识积累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背景知识积累不到位的情况下,跨级别理解更高深的知识那是奢求。
4.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一件事讲了几遍,对方都没理解,真的是因为他比自己笨吗?
事实是,许多人在急于讲清楚一件事的时候,会反反复复地重复同一套说辞,好像同样的话人家第一遍听不懂,第二遍第三遍就应该听懂一样。
可是既然第一遍都没听懂,凭什么第二遍第三遍就能懂呢?
也许我们在描述每件事时,在陈述表象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些“背景信息“,背景信息也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信息对我们自己来说,已经太熟悉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对方也许完全不知道这些。
又或者是某些我们常用的词语对方听不懂,比如某些地方的方言。
还有可能是我们表达的方式、角度对方不习惯。
当我们吐槽别人笨的时候,人家可能正在想“这家伙怎么连个话都说不明白“呢。
为了改善沟通,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搜索,找出那些有关联,对方又可能不知道的点,再一一告知,再尝试换一些用语、换种表达方式、换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描述一件事,往往就清晰了。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沟通如果出问题,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讲话之前,就已经默认对方跟自己知道的一样多,只是“稍有一些事需要明确一下“。
而事实是,由于每个人时时刻刻处在不同的环境变化中,你永远无法保证你接受到的信息对方一点不漏地也都知道。
所以,当你发现一件事情讲不清楚的时候,最好先不要急于表达,而是静下心想想,到底应该“从哪说起“和”如何说“,才能把事情讲清楚。
有时候,把对方当成“小白“来沟通,反而可以起到奇佳的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