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都要奔三的年代,大人眼里变老的年纪,朋友嘴里调侃已到中年的年龄。
我能找到的动词,只有成长。来分享成长里的两三点感悟。也比较颠覆我在25岁以前尚未健全的三观。当然这也可能是有人早知道的事儿,我的全属生活经验所得,来的晚一点,没有关系。
1.不要脸,可以多做很多事儿。收获体验比结果更重要。
从小,我在"树要皮人要脸"错误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成长,于是,我养出了一颗极其容易动摇又容易被打碎的自尊心,还养出"讨好型"人格。所以,任何时候我都想进行自我保护且不被人讨厌,少说少错,有忙主动帮,尽可能不要给别人添乱是我的行为准则。后来工作慢慢发现,这样的自己活的有点怂,还很不痛快。直到城市的转换,朋友圈的更替,工作的变化,我才突然开始慢慢走向更想成全的自己,人没有自我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儿,幸好我及时发现。想活出自己,就要多一点不要脸。
冯唐在《无所畏》里说,只要学会这"三个不"就可以天下无敌,不要急不要慌不要脸。我不用做到天下无敌,但我想做我自己。于是我努力在不慌不急里用力感受"不要脸"。
2.错过就让它错过。
《为你写诗》是吴老板导的电影,剧里他穿越回十八年前找回前女友,表白成功那一刻女友心脏病发。会失去的会以任何一种形式逝去,而错过何尝不是另一种永恒存在。
我一度对一些感情的经历耿耿于怀纠结不放,广义上的感情,朋友说算了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该走的留不下,该来的终会来。我有不甘。说的轻巧,做到很难。果然有些话要真正领悟透顶说出来时才是轻松且有份量的。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真正释怀。错过不纠结。下一站风景更美。即便没有,下下一站也可以。人是这样,物也一样。
3.不要为办不到的事儿为难。
就目前为止,最让我为难的事是家里的事。最让我为难的人是我的妈妈。因为我很爱她。
周一就要回福州出差了。妈妈在视频里说她不想来福州,我说我没有时间回老家。我买了最早的航班回去和最晚的航班离开,想有足够多的时间在福州逗留,任妈妈哪天来福州我可以陪她。妈妈说她坐车晕车不想去,我交代哥哥回家接妈妈,让爸爸同行。哥哥和爸爸都答应了。妈妈反悔了。
就这件事我们沟通过两次,第一次在济南出差,我因为说服不了妈妈难过到在酒店大哭一场。第二次和同事看完电影出电影院时,妈妈仍然说不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的说了好。
4.世上只有两种人掌握着主动权,一种是想赢的人,另一种是赢了的人。
《嗝嗝老师》里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综合症,说话时会忍不住打嗝,紧张时尤为严重。而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坚持应聘了五年的她终于获得母校的offer,最后也证明自己的病并不影响她当一名老师。面对外界甚至亲人的猛烈打击和质疑,她做足够坚定的自己。这让我想起《追梦赤子心》的鲁迪,拥有着对橄榄球足够痴狂的爱。多主动取决多想赢,多想实现目标。
《奇葩说》有一期赛制是这样的:教练两两组队带队长进行辩论,胜方可获得两张复活卡。最后最不被看好的萧骁队意外打赢了马薇薇队。高晓松临时提议,可不可以把复活卡改成从输方队抢队员,且对方不可拒绝。最后萧队获得陈铭。这让我从来不喜欢竞争的人感触颇深。
社会是一个大游戏场,生而为人,就得遵循社会规则,想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就想办法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