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流转
体现在苏城绽放的百花里
亦体现在舌尖尝到的美味中
所谓“一季一味”
用舌尖感知春天的来临
往往比视觉来得更为印象深刻
阳春三月
走进老苏州最爱的葑门横街
那些“不时不食”的美味
正欢快地向往来的人们招着手
撩拨着蛰伏一冬的味蕾
在这里
苏城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在吆喝声与讨价还价声中
一览无遗
绿油油、水灵灵的时鲜美味
苏州人的餐桌上
一年四季都少不了
碧绿生青的蔬菜
在这万物复苏之际
人气组合“七头一脑”尤受推崇
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
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外加菊花脑
每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清新之味
在菜场寻寻觅觅它们的身影
买上几斤拎回家
灵烹巧饪成一道道鲜美的时蔬
日子也随之活色生香了起来
苏州人春天喜食蚕豆
沈朝初在《忆江南》中写道
“苏州好,豆荚唤新蚕”
一颗颗碧绿的蚕豆
藏在结实的豆荚中
想吃还得费些功夫
带回去清炒一下
不论下酒还是配饭都很美味
苏州人喜食笋
一年四季均食之
当春风吹绿江南时
春笋便随之应市了
胖胖的春笋裹着层层外衣
带着泥土的气息
买回家做一锅腌笃鲜
方才不负它的鲜美
春日里的菜场
那些水灵灵的河鲜自然也少不了
活蹦乱跳的河虾
简简单单盐水一煮
或者油爆一下
个头虽小却是鲜美无比
桃花流水鳜鱼肥
苏帮菜馆里那一条会叫的“松鼠鳜鱼”
是许多游客对苏州的味觉记忆
而对于寻常人家来说
去菜场买一条鲜活的鳜鱼
切几段葱几片姜清蒸一下
那原汁原味的鱼鲜
才真是生活的味道
清明螺,赛肥鹅
再过几天便是清明
菜场的水产店里
螺蛳的生意也格外好
买回去的螺蛳
先在清水里养上一两天
再剪去尾部做一道酱爆螺蛳
在饭点时间走进苏州寻常巷陌
伴随着饭菜香一起传来的
是一阵阵嗦螺蛳的轻微声响
又肥又鲜的螺蛳
真是让人停不了嘴
还有那河蚌和蚬子
一个炖汤一个爆炒
价格平实,味道极鲜
买到了这些鲜活的水产
归家的脚步也不知不觉快了一些
游走在各个摊位
那些夹杂在时蔬间的新鲜水果
也艳丽得让人忍不住称上一些
红彤彤的草莓圆润可爱
乌紫色的桑葚透着诱人的酸甜
春天的好滋味实在太多
想要贪心地全部尝遍
可要多跑几次菜场啦
甜蜜蜜、香喷喷的小吃点心
早上来葑门横街
除了提着篮子买菜的人
来吃早点的人也不少
每家铺子前都围着许多人
各种美食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
闻着就忍不住前去尝一尝
杨裕兴
横街入口处的杨裕兴
主打苏式面和各式点心
刚出锅的一批生煎馒头
不一会儿就卖光了
点一碗面再加几个苏式小笼
笃悠悠吃一顿早饭
这样的苏式慢生活
真让人想念
赵天禄
赵天禄的油汆团子堪称一绝
炸得金黄的糯米团子
外脆内糯,香味沁脾
内里的鲜肉馅带着鲜甜的汁水
一口下去真是满足
还有刚出锅的五香大排
称上几块带回来
午饭的大荤也就有着落了
张记大饼店
大饼油条是许多人早饭的标配
横街上这家大饼店
生意也渐渐恢复了
刚出炉的大饼还有些烫手
但抵不住芝麻和葱油香
心急咬上一口,满嘴酥香
周妈妈香粽店
这家粽子店在横街很有名
很多人慕名而来
就为了买如今很少见的灰汤粽
店里阿姨手速飞快
卷动着绿油油的粽叶
填塞入米粒,放上两块肉
然后包起、扎紧
一只棱角分明的大肉粽便做好了
黄富兴糕团
横街上大名鼎鼎的黄富兴糕团
看看门口排起的长龙
便知道人气有多旺了
猪油糕、条头糕、赤豆糕
五颜六色的糕团整齐排列在橱窗里
各选一块打包回家
可以吃上好几天了
沈记青团
春天正是吃青团的季节
那一口清幽的浆麦草香
裹挟着春日的甜蜜
让人感觉甜到了心坎里
横街上卖青团的店家很多
其中沈记青团尤其受欢迎
一元一只的豆沙青团
价格亲民、软糯清甜
还有其他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除了沈记青团
横街上的朱阿姨青团和周记青团
也都颇有人气,各有各的特色
春季必打卡的青团子
你今年尝过了没?
余暨大饼店
余暨大饼店在横街开了好多年了
经营这家店的是一对老夫妻
来这里买大饼油条的多是周边的老顾客
许多人哪怕搬到了很远的地方
也要趁着周末赶到横街买上几个大饼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口熟悉的老味道
热热闹闹的葑门横街
好吃的美食数不胜数
买完了蔬菜瓜果
吃过了早饭点心
还可以再来半只烤鸭
称上一斤爆鱼
或者去甪直酱菜店
选几样可口的吃粥小菜
生活的滋味有千百种
一条短短的葑门横街
浓缩了人间百味
也展示着苏城的风土人情
在葑门横街
走着走着,肚子就饿了
买着买着,两手就满了
在这里我们收获了时令风物
更收获了生活中尤为珍贵的
幸福感和满足感
挑个不落雨的日子
去走一走这条葑门横街
感受苏城春日的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