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绰号
甘肃酒泉 马少军
绰号的“绰”是个形声字,从“糸”从“卓”。糸指丝绸服饰,卓的意思是高。所以绰的本意是长长地拖在地上的女子服饰。后来从这本义引申出一个新的意思,就是宽大抒缓。但最终怎么就成了绰号的绰,是不得而知的,据说绰号很有可能是蒙元时候音译过来的蒙语。
绰号在古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叫绰号,而是叫“诨号”。诨是插科打诨的诨,意思是开玩笑。但古人的浑号,好像也并不都是开玩笑,有些诨号,特别是文人雅士的,还是很典雅的。宋代大词人贺铸在《青玉案》中有这样的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有了这令人叫绝的描述,贺铸便得了一个与此有关的绰号,就叫“贺梅子”。张炎在《南浦》一词对于春水的描述同样令人难忘:“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所以人们叫他“张春水”。北宋临川文人谢逸以数量取胜,竟写了三百首咏蝶诗,于是也得了一个绰号,叫做“谢蝴蝶”。另外,清人吴绮叫“红豆词人”,宋人宋祁叫“红杏尚书”。人们在吟诵他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千古名句时,何能不大会想得起来,整部《新唐书》基本是靠他一人之力完成的。还有诸如“张胭脂”“吴好山”“袁白燕”“鲍夕阳”之流,大概都是因诗文而得名。
但在古代,有不少诨号就很好地贯彻了自己“诨”的原则,开起了人家的玩笑。比如汉人贾逵,虽则文武兼备,才堪大用,但因为脑袋的形状不太规范,就被人叫了“贾长头”。但我至今觉得,这“长头”的雅号还是非苏轼莫属,因为他虽则个子不高,却拥有一个冠绝今古的大长头,为此,连他的亲妹妹都作诗讽刺他:“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唐人温庭筠,虽因才高有“八叉手”的美誉,但也因貌丑有“温钟馗”的诨号。水浒传就更不用说了,那些长得不好看的,作者也毫不客气地给了他一个诨号,如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矮脚虎王英。当然,难得有个长得好看的,也不能埋没了人家,比如郑天寿就叫白面郎君,朱仝就叫美髯公。于此可见,作者在给他笔下的人物取个诨号的时候,也有点以貌取人了,甚至还多少带了点自己的好恶,也未可知。比如在有双枪将董平、金枪手徐宁、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的同时,就有个操刀鬼曹正。
都是使家伙什落山为寇插旗造反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绰号有时候还叫“外号”,我想,这应该更加贴切一些,因为绰号一般是外人给起的,又是名字之外的称呼。但在我们老家绰号又叫“谣号”,这大概是被起了绰号的那人自己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因为在绰号的号字前面加了一个造谣的谣字,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绰号就是造谣之号,是不真实的。但事实是,绰号并不造谣,它反映的,往往就是最真实的情况。比如叫你“四眼子狗”,一定是戴了眼镜,叫你“黄口角”,一定是能说会道又油里油气。
但如果叫你“大口蛙”,一定是因为口大吗?小时候弟弟就叫我大口蛙。那时候我们俩只要一吵架,他就向我怒喊一声:“大口蛙!”于是我只好噤声。但想着我虽则口大,还不至于以蛙名之,于是有时候也忍不住争辩几句,他就连喊几声大口蛙,瞬间压倒我的刚有点冒头的气势。有时候不小心,还会惹他动起手来。有一次不知怎的,他忽然暴怒,操起一把推耙口喊大口蛙猛追上来,我就只好遁走。这件事直到他的口在面积上超过我的以后,才算是收了尾。
但我被叫绰号的历史,也并没有就此终结。不知怎的,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遇到的不管是同学同事还是朋友,只要关系熟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我的名字省去一字,直接叫“马少”。我想,这于他们,省了一些力气,于我,也没什么实质的损害,也就欣然接受。而且,有时候忽然听到一声马少,就知道是老熟人来了,倍感亲切。但是我带的学生私下里并不叫我马老师,让我曾经一度耿耿于怀。比如刚上班那会儿,学生都叫我“老马”。我想这可能和我当时少年老成一身暮气有关。叫就叫吧,只要不当面喊一嗓子,也就不妨事。这届学生毕业以后,第二届学生都叫我“小马”,这就回归到了真实情况,本来不老嘛。但后来的发展趋势让我始料未及,第三届学生私下叫我“小马哥”,而现在带的这一届活宝直接叫我“军军”。
这叫什么逻辑?我是在他们传的纸条子上发现这个类似于宠物的名字的。